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ID:24098041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1页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2页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发热反应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偶有发生,为探讨一种能迅速缓解反应症状,尽量减少对患者机体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本文将47例发热反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停止输液;发冷寒战时给予保暖,热饮料;高热时行物理及药物降温等对症处置。观察组20例采用山莨菪碱静脉注射加常规综合疗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发冷、寒战、恶心、呕吐的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有高度显著性;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的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显著性,提示:观察

2、组的治疗方法对消除发热反应的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可靠迅速:不良反应为部分患者出现口干,但容易克服,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相应的护理。  关键词山莨菪碱;发热反应护理    发热反应为临床上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引起。表现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可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我院在1999年1月~2009年5月间,在采用综合疗法

3、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静脉注射治疗发热反应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观察4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8~60岁,其中发冷、寒战、发热20例,恶心呕吐6例,头痛9例,全身酸痛8例;对照组27例,男15例,女12例,10~61岁,平均年龄40岁。其中发冷、寒战、发热27例,恶心呕吐9例,头痛16例,全身酸痛13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立即停止输液,发冷、寒战时给予保暖,热饮料,

4、高热时行物理及药物降温,异丙嗪肌注及地塞米松等综合疗法。    观察组:立即给山莨菪碱10~20mg,加25%葡萄糖40ml静脉注射,停止输液,再给予上述综合疗法治疗。  1.3观察方法  观察方法两组相同,观察发热、寒战、发冷、恶心呕吐、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并记录。  2结果  观察组寒战、发冷、恶心呕吐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有高度显著性;观察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消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有显著性。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法对消除发热反应症状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

5、。(见表)  3护理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药液,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一旦出现发热反应,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用娴熟的操作和周到的服务,使患者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配合治疗及护理,使之对患者的伤害减少到最小。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先停止输液,拔出头皮针,而采用山莨菪碱直接静脉注射,既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忙乱,又避免了重新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迅速缓解反应的症状。但不良反应是易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护理人员应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做好相应的护理,要让患者了解这些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如出现口干时,嘱患者少

6、量多次饮水,1~2h明显减轻。  4讨论  山莨菪碱治疗发热反应,疗效可靠迅速,明显优于常规的综合疗法。山莨菪碱为M受体阻断剂,解除血管及平滑的痉挛,改善微循环,保护细胞,增加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液灌注量,调解植物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并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同时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则较弱。故能迅速缓解发冷,寒战、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出现口干现象较普遍,容易克服。但前列腺肥大者,青光眼、脑出血急性期禁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