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ID:24113847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_第1页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_第2页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_第3页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研究:F127文献标识:A:1009-4202(2011)05-016-01  摘要目前,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迫切要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要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大力合理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词县域经济问题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使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起点,一个波澜壮阔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形成。“郡县治,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战略。  一、县

2、域经济的重要性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五个统筹”,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指的就是县域经济;2004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壮大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现状迫切要发展县域经济。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尽

3、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日趋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人差距是1:1.8;2001年扩大到1:2.9;2002年进一步扩大到1:3.1。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把所有财政补贴都折算过来,目前,中国农村与城市居民收人差距估计是1:6,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相关,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相当严峻。2002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67元,况且,平均数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掩盖了许多矛盾。2002年,中国农村国家级贫困

4、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低于625元,按照这个标准,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是2820万人。如果根据世界银行在1985年划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以下的国际贫困线标准,2002年,中国将有72.45%的农户为贫困家庭,涉及农村人口达5亿多。  如何改造传统农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工商业,如何发展县域中小城市就成了中国世纪初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组重要命题。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但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管理体制

5、改革长期滞后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成,审批权与事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县级审批权限过小,审批效率低下。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职能转变在县级尽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政府与社会、市场、企业的关系上,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二)经济结构不合理使县域经济陷入了困境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乡镇企业和县属国有及集体企业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因低层次过度竞争带来的小而散、小而低和产品结构趋同现象。而且中小企业可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和直接支持很少,在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县域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在体制转轨和买方市场条件下陷入了

6、困境。  (三)教育落后,人才稀缺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后续发展能力  县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整体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条件制约的必然结果。教育经费投人不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只有思想大解放、观念大更新,才能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要把思想解放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观念;破除畏难退缩的思想,树立敢冒风险的观念;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人本观念,以思想观念的大解放,谋求县域经济的发展。

7、  (二)狠抓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当前,在我国县域GDP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已接近50%,也就是说,已经到了工业化初期阶段而下一阶段应该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就应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经济。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努力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竞争能力。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特色经济为方向。县域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比较劣势,依托本地优势生产要素,参与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特色经济。打出响当当的地方品牌,先从“一镇一业

8、、一镇一品”,“一县数品”做起,靠特色取胜,用品牌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