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期末论文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

ID:24177360

大小:58.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_第1页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_第2页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_第3页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音乐赏析》期末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作品才商要:肖邦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其作品在形式上追求一种如诗的结构,在细节上运用巧妙,作品蕴涵了丰富的感情,做到了“情”与“形”的完美结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带着浓浓的诗意。关键词:肖邦;感情;诗意美;音乐欣赏一、关于肖邦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1849),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咅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咅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

2、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在十九世纪的音乐编年史中,肖邦被人们称为“钢琴诗人”,他的作品就如同诗歌,能愉悦生命、排遣忧愁、激发斗志,具有无穷无尽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无数的心灵得到了这位“钢琴诗人”音乐的滋润。肖邦在短短三十九年的生命屮,共创作了多达二百多部的音乐作品,包括协奏曲、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夜曲、练习曲、前奏曲、圆舞曲等品种纷繁、多姿多彩的作品,无论是结构宏大,或是短小精悍,都让人感到充满了浪漫主义的精神,带着浓浓的诗意。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首先,肖邦的作品在形式上追求一种如诗的结构。众所周知,在第一流的音乐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从一开始,他

3、就把想象力献给丫键盘,追求的就是在这个狭窄的范围屮创造出一个世界,就象他曾经对学生说的“必须让每个音符都歌唱起来!”他是从诗的角度,从唱歌的角度來处理笔下的每一个音符,因此,相对于前辈的艺术家们,肖邦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与古典世界完全背道而驰。他不依靠正规的人型曲式,也很少表现出结构感和均衡感。他的作品是随意的、幻想的、雅致而迷人的。美妙的旋律和闪耀的和声交织成适合于他们本身的曲式。其次,为了使音乐更富有表情气氛和情绪,肖邦的作品在很多细节上也有巧妙之处。例如,肖邦的作品从来不是复调音乐,而是带“伴奏的旋律”。尚邦的旋律来自他从波兰带来的对祖国民间歌舞的回忆,他那装饰音很多的长乐句

4、往往具有声乐的特点,缠绵悱恻,回荡翱翔,最后似乎只得无可奈何地结束,但音虽消失,意犹未尽。此外,肖邦作品中的“伴奏部分”也很有特点,既有精心选择的和声,又有用來表现这些和声的精雕细刻的音型安排。这己不再是那种纯属调性的和声了。我们可看到当半音进行不在旋律的本身出现时,往往会出现在低声部或中间的声部。倚音、经过音和不谐和音层出不穷,而一个别具风味的和弦可以在这种音乐屮产生表现力极强的效果,这在肖邦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和声本身会具有这样的能力。最后,肖邦的作品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失,其屮蕴涵了他丰富的感情,而这些强烈的感情色彩完美的结合了作品结构上和形式上的特点,使听众产生了最大的共鸣

5、,体会到深深的诗意。二、肖邦作品之夜曲肖邦的夜曲是他全部创作屮最富于诗意的作品。肖邦一生共创作了二十一首夜曲,其屮有明朗的、田园风味的抒情小品,也有歌唱、抒情与戏剧性相结合的“幻想曲”,还冇一些夜曲,其音乐的戏剧性和内容的深刻性,已使它远远超出夜曲原有的表现范围,成为大规模的、叙事性的咅诗。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夜曲屮,数量最多也最能代表肖邦夜曲风格的,是抒情性和戏剧性相结合的夜曲。肖邦于1830年至1831年创作的《升F大调夜曲》(作品十五第二首)是其中最优秀的夜曲之一。《升F大调夜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一首非常温柔的抒情曲,它象是静夜中从远处飘来的歌声。这歌声带冇几分伤感,仿佛是一个孤

6、独的少年在异乡思念着亲人。当时,肖邦正流亡在维也纳,而祖国波兰又处在战火弥漫的动荡屮。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和对朋友、亲人的思念常常成为肖邦创作的感情基础。夜曲第一段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正是由于肖邦思乡念国引起的。第一段冇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的曲调委婉曲折、含情脉脉,很容易使人想到肖邦独自一人坐在钢琴旁边思念亲人的情景,第一主题第二次陈述时,肖邦把它作了许多装饰变化,使原来的曲调变得华丽雅致,并H更富冇幻想性。它为进入第二主题明朗的遐想作了准备,第二主题是一个直线上升的曲调,它和装饰性的乐句相结合,构成一幅幻想的彩图。它好像是呈现在作者幻想中的家乡美好的生活图景。第二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音乐片断

7、。高声部是一连串均匀的附点音符,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低声部是持续的切分节奏,有推波助澜的效果,中声部则是一组快速跳动的分解和弦,犹如滚滚的波涛。三荠相辅相成,混为一体。音乐由弱到强,好像是从远处而来的海潮,不断向前逼近。这段音乐也可以理解为肖邦内心翻滚的波涛。第二段集中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它造成了音乐情绪的高度紧张化。特别是出现在高潮处尖锐的二度进行,仿佛是在绝望中痛苦的呼声。这分明是尚邦对祖国命运发出的呼叫。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虽然它的篇幅比第一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