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

ID:2418225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_第1页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_第2页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_第3页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_第4页
资源描述:

《《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朱永通:教育的细节》读后感暑假里拜读朱永通先生新作《教育的细节》,感触尤深。它是深入教育现场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结集,散发着亲切的泥土气息。这部作品是一个独立教育研究者在常识的框架内的平实述说,说出了教育的本质,是以敏锐的眼光,透视了教育行为中的真善美和虚假丑。读完之后能明晰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感受一种梦在远方,路在脚下的平静和力量。整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抛却新潮的术语,瞩目于教育的小事、细节,带你抵达教育现场,为教育做最真实、深刻的侧写。感触最深的是书中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这个章节。第12

2、0页,朱先生借引意大利人洛利斯•马拉古齐(LorisMalaguzzi)的名诗《其实有一百》,质问孩子的九十九种语言哪里去了?孩子是有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问题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一百种欢乐,去探索,去发现;一百个世界,去发明;一百个世界,去梦想。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不需用手操作,无须用脑行事,只要听,不必说,理想世界不必伴随快乐他们要求孩子,去发现只存

3、在的世界,在孩子一百个世界中,他们偷去了九十九。朱永通先生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也极有可能存在诸多可怕的盲区,比如,无视过程,无视原理,无视他人的情感和感受,遇事不及思索,甚至随心所欲。于一些随意的教育细节中灭失了学生的天知,我与此有着很深的共鸣。在2013年第8期《教育新理念》我曾经撰有《语文课堂:教师引导拒绝先入为主》一文,剖析教师本位先入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指出首要原因是缘于对儿童的误读儿童是什么?语文界先入为主派的教师用他们的教学行动确认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儿童天生应该什么都不知道,一切

4、问题理应由老师先来发问。那么,儿童真的是一张白纸么?其实,儿童天生会学习,儿童的学习力几乎与生俱来。可是,对儿童的误读使得教育者对此视而不见。面对这样的窘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主编李红云曾撰文呼喊:哪一个孩子生下来,对世界不是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呢?哪一个孩子不是急切地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呢?是谁把孩子的求知欲望销减了?是谁把孩子的求知火苗扑灭了?回想起传统的语文课堂:使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解读文本由教师率先发问,迫使学生跟进。教师上课讲究起势、勾连、承转、收合,教学预设程式化,追求教师表演严丝合缝、至臻至美,三

5、维目标精准达成,师生课堂表现常常精彩纷呈。这类课堂,教师课前对教学设计往往苦心孤诣,对文章内容、特色已然凝练概括,对生平、写作动机更是反复推敲,课堂上只几下蜻蜓点水,便极为轻巧地帮助学生清除了阅读障碍,省时、高效、创境、激趣,一举数得,教师显得游刃有余,学生的学习也似乎顺顺利利。但这样的课堂真的可取吗?2011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部颁)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

6、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显然,新的语文教育思想并不支持这种课堂上以教师为本位,强调教师引导先入为主的做法。但是,现实中我们发现,以教师引导先入为主为范式的教师本位课堂在当今小语界的教学中仍比比皆是,是主流的教学样式。为何迟迟不见变革?教师本位课堂,以及教师在小语课堂上先入为主的引导底气从何而来?现在读读朱先生的作品,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也体现了很多老师,平时对一些教育细节的忽视,其中包括对儿童的仔细观察,渐渐的导致自己累积了

7、一些教育的恶习,生出许多反教育的行为,灭失学生的天性,这其实是极为可怕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选择很多时候取决于对细节的观察与领悟!朱永通《教育的细节》一书共五辑活在观念里守住教育的重心一厘米之变教育中的习以为常过有思考的较教书生活,文字虽很朴实,却正如络评论的那样能穿透灵魂、体现育人智慧,确实是一本教育界的好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