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

ID:2419447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_第1页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_第2页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_第3页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发展杨树产业发展的建议(二)大力发展林农复合经营,减轻病虫危害提高经济效益。各地要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林农复合经营,把林、农、牧、渔等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多种群、多层次、多效益、高产出特点的复合农林生产系统。从经济上达到收益高、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的目的。从生态方面看,林农复合经营在空间上是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在时间上是合理套种农作物和经济植物,更有效地提高光能和土地资源利用率。林农复合经营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物种类,减少病虫害。如根据各地经验,在杨树四周栽植苦楝、泡桐、水杉等树种,病虫为害率可降低50%左右,此外,林药套种也可以有效防止杨树

2、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提供更多的产品种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三)尽量降低林业规费标准,提高农民种树积极性。从2003年10月份开始的全国范围农产品大涨价,使林业与农业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如再不降低林业税收,恐怕农民就不会有以前那么高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小康中的重要指标森林覆盖率也将会落空。目前,我省苏州市已取消育林基金的征收,而我县由于二三产业不发达,税收渠道少,对育林基金的征收抓得较紧,甚至重复收费。杨树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更应放水养鱼,尽量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率,或对农民栽种在耕地上的速生丰产林,应与种植农作物一样只征收农业税

3、,少征或不征收育林基金,以便让利于民,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树积极性。(四)坚决制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种植杨树。耕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由于杨树从栽培到成材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在杨树生长期间,要维持一家老小的吃喝、人情往来和孩子上学等实属不易。一方面,用农田种植杨树,将改变土地的性质,一旦种植杨树的收益下降,农民再去退林还耕,也难以在短期内将土地恢复到起始的熟地状态。另一方面,在杨树种植过程中,有的地方主要是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实现连片种植,农民通过出租、出让等形式将土地流转到经营者手中,由于连片种植的规模大、时间集中,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流转不合法、流转手续不全的现

4、象,如因此发生经济纠纷,农民的利益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因此,应坚决制止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种植杨树,也不应鼓励农民在农产量比较高的耕地上种植杨树。如果一定要种植,务必采取大株距的杨粮间作,实现杨粮双丰收。(五)限制单板型人造板业,适时组建木材加工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近年来,杨树大径材资源越来越少,如在宿迁市1000万林木蓄积量中,大径材只占17.9%,中径材占48.2%,小径材占33.9%,所以不宜发展单板型人造板业。而应充分发挥木材加工行业协会的管理职能,逐步引导新建企业或原有企业,转向依靠小径材和采伐加工剩余物为主的非单板型人造板业。同时,努力扩大非木材植物纤维资源(重点

5、包括麦秸秆、棉花秸秆)的利用。面对目前加工企业小多低的现状,各地应抓住时机,适时组建木材加工企业集团或上市公司,以科技为先导,调整生产工艺,生产较高档次的产品,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杨树加工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有限的资源在精、深加工中变为财富,增值增效。(六)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提高木材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一些木材加工企业,产品质量不高,有的企业甚至以次充好,廉价倾销,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有些生产建筑模板的企业,在生产模板时像生产普通多层板那样,采用大量碎单板组坯,其胶合强度、弹性模量、静弯曲强度等无法达标,这样的组坯方法在国家企业标准中是不允许的。因此,建议技术监督

6、部门应加强监督和指导,尤其在环保指标测控方面,更应顺应形势要求和执行新的标准,必要时亦可用发放生产许可证、产品经营许可证的方法,以杜绝伪劣产品进入市场。(七)跟踪市场信息,加快我县木材加工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步伐。目前,国际林木产品市场中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主要有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定向刨花板、单板层积材、胶合木、重组木及水泥刨花板、木基纤维复合模压制品等。因此,我县的木材加工企业应尽快生产高新科技产品,与国际市场对接。总之,杨树产业的发展,得益于良种杨树的引种、推广和大发展,丰富的杨树资源为木材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木材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消化了大量林木资源。

7、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这一产业营造了广阔的空间。杨树原木价高而且长期稳定,增加了农民收入,激发了广大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木材加工业利税及征收的育林基金每年返还用于营林造林,加快了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目前杨树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我县情况看,木材资源总量显然满足不了加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杨树产业蓬勃发展的高涨时期已经来临。你可能会感兴趣:产业招商的思考关于做大做强我市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宝鸡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