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

ID:24257100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_第1页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_第2页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_第3页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对策研究: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强对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基础薄弱,生态工作仍是辽西北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辽西北地区必须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统筹产业布局,在提高经济发展内生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对策建议    辽宁西北地区的北部处于中国东部森林区向西部草原区的过渡带上,是中国一级生态敏感带的一部分,由于气候逐渐趋于暖旱化和人为的不合理开发,造成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强对辽西北地区生态建设和保护,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由于基础较为薄弱,未来生态工作

2、仍是辽西北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突破辽西北战略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战略,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为了实现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统筹产业布局,在提高经济发展内生能力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调节能力。  一、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将低山丘陵区、风沙区和平原区做为林业发展的三大重点区域,突出高速公路、国省交通干线和铁路两翼、河流两岸以及城市间边界等重点区位地段林业生态建设,通过荒山造林、坡地绿化等,增加森林资源总量。低山丘陵区重点以荒山造林和退耕还林为主,以山区综合开发为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风沙区重点以防沙治沙造

3、林和封山(沙)育林(草)为主,建设防护林体系,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遏止荒漠化扩展势头,并带动林果产业化发展。平原区重点以村屯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河流治理等为重点,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巩固封山禁牧成果,坚决遏制毁林开荒行为。加强造林后续管理和林木保护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  二、合理规划各县区发展空间  基本形成生态市(县)建设的机制和框架。国家或省级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以适宜产业的水平提升和点状开发为主。国家级限制开发区(主要指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省级限制开发区(包括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3类)注重生态服务功能,实行点状

4、式产业发展。国家级或省级禁止开发区要确保自然生态平衡和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功能,以旅游业为主体延伸发展相关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工作  继续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排放。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做好高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加大烟尘整治力度,全部取缔城市中心区规模较小的燃煤锅炉,进一步控制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排放,开展对铵态氮和二氧化碳的减排工作。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提高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工业中间产品和剩余产品的利用效率。积极开发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发展低碳经济,开工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加快循环

5、经济试点市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合理配置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水环境整治,保护地下水。清理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设密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四、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通过转移支付、征收生态税和专项资金等方式,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引入环境保护治理和市场等机制,调整优化各市与所辖乡镇财政体制,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财力投入,增强乡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快自然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对于

6、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流域等生态保护地区,依据应包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额外成本和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实行补偿;对于矿产资源开发地区,包括恢复和治理开发者无法治理和恢复的,或破坏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的成本,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对当地居民生活和发展造成的损失。  五、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  确保各市、县、区内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进一步开展中水回用工作;明确各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区域范围,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推进城市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加强城市和工业园区生态景观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推行村屯环境治理,加强村屯绿化;因地制宜地落实村屯污染治理

7、项目,重点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沼气池、秸秆气化站等农村沼气项目,推广高效预制组装炕连灶、太阳能房、太阳能路灯等农村新型能源项目,改善现有村屯环境质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农林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努力促进增施农肥和全面实行测土配方肥,在降低农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