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需要哲学略述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

ID:2426923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_第1页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_第2页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_第3页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周易》需要哲学略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易》需要哲学略述

2、第1内容显示中 上篇、《需卦新解》《周易》对现代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内在的联系,反过来,现代科学对人们理解《周易》也将提供特别的帮助。系统思想和全息思想对把握和理解《周易》这部结构奇特的古籍有特别的作用。《周易》的基本单位是“卦”,而卦的要素又有卦名、卦符、卦象、爻辞几个部分。卦的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组成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不仅如此,卦与卦之间还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本文从卦与卦之间符号的演绎相关性出,进而发现卦与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以此为依据对《需》卦进行了不同于传统的解释。《需》、《大有》、《比》、《晋》、《讼》、《同人》、《师》、《明夷》八卦之间有多种符号

3、演绎关系,它们的意义之间也有明显的相关互补性。因此解一卦而旁涉七卦。“需”:《彖》解作“须”,为等待之意。《序卦传》解作“饮食之道”,为需要之意。细考“需”之本义,应为雨可濡须之意。《说文》以为“须也,遇雨不进止须也”,有待进一步补充。“需”从字义看是描述一种状态,由这种状态又可以得出其它一些意义。由人们的行为可以引申为“须也遇雨不进”,是人们对雨的一种反应,又因为雨水可以滋润草木百果,又可以有沾濡,进而理解为“饮食之道”,是雨水的可能效果。从卦象看,“云上于天”就是雨水尚待下施之意。因此既有“须”意又有“濡”意。将词义与象义合解,“需”就可理解为尚未施赐的膏泽。传统的理解仅仅涉及到“雨”

4、之未施,却未涉及“雨之润物”。因此尚待补正《需•大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是由雨之润物引申到食之润身,因此也就将“需”定义为“需要”。需要是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的对它物的追求。它因物我之分而产生,表现为目的与现实的差势,又因我物之合而消失,表现为目的与现实的趋近等同。需要也就逻辑地蕴含有两个意思:须待:此时物我尚分,等待相合;沾濡:此时物我相合,我身被泽滋润。须待是一个过程,沾濡却是目的,是对它物的占有。需要的这种两重性在易卦中通过不同的手段表现出来。爻辞之“需于□”是表现需要的物质性,也就是对它物的占有。(经文)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解)郊,邑外,与野

5、相近。野,郊外。《汉书•食货志》:“春令民毕出于野,冬则毕入于邑。”记述春秋时期的生产活动。“于野”耕田,“于邑”避寒。因此爻辞之意就是:需要的物品在邑外产出,而且使用恒久,得到满足不会有错。“需于郊”可视为需于谷之代说。(经文)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解)《说文》:“沙,水散石也”。沙是水中之石。石又为盐铁之原状。二三四爻组成《兑》象为泽为刚卤,也即盐。远古人们对矿物的认识是通过河流的介绍开始的。水将地中矿石冲出击碎,使矿露出与石不同的色泽,引导人们去探究、发现。“需于沙”也即需于矿。(经文)九三需于泥,致寇至。(解)泥,是传统建筑材料。不论是砖块还是土块,都由泥而成。故

6、爻辞之意就是因建筑房屋定居而引来盗寇,这是由游牧转化为定居农作时的现象。因定居而丰足,引来周围穷困的游牧者的侵夺。(经文)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解)爻辞之意为需要穴居者(动物)的血。在远古以食肉代表贵族阶层。(经文)九五需于酒食,贞吉。(解)《汉书•食货志》“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亨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可见,酒代表礼教,在远古是帝王特享的专利品。酒出现于九五之位是特权思想的具体表现。(经文)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