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

ID:24269483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_第1页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_第2页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_第3页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首都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路径探索  摘要:首都经济圈战略是“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北京及周边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但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而言,首都经济圈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本文针对首都经济圈产业结构差异大,存在产业对接困难的问题,提出创新合作模式,探索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对接,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60-001  一、引言

2、  首都经济圈内北京与周边区域经济落差较大,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对接路径。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经验来看,经济圈内城市间的有效合作,需要具备适宜的条件,一方面要有发展阶段的梯度差异性,另一方面其差异性又不能过于悬殊,“断崖式”的落差也不利于区域合作的开展。首都经济圈城市发展断层现象较为突出,城市之间经济规模及GDP水平落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间的对接与合作,制约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二、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存在的问题4  北京与周边区域由于经济发展落差大,产业结构差异大等原因,产业对接困难,特别是基于产业链的合作

3、较少。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推动经济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1994年全市产业结构由“二三一”提升为“三二一”格局。而这一时期,河北则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农业依然占较大的比重,重工业开始加速发展,直到1998年,全省产业结构才由“二一三”格局演变为“二三一”格局。两省市产业机构的巨大差别,使得北京难以通过产业链、产业集群等方式与周边形成紧密的产业对接与协作。从现阶段来看,北京已进入服务经济位主体的后工业化阶段,而环首都区域仍处于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北京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以低附加值、低

4、技术含量的传统产业为主,北京的技术成果也以“蛙跳”的方式更多的扩散到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首都经济圈内产业有效对接合作路径并未形成,加之北京与我国其他区域已形成技术扩散通道,制约了北京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和经济联系的建立。  三、探索以“总部经济”、“飞地经济”等模式实现首都经济圈产业对接  现阶段,北京应重点发展符合首都资源优势、有助于强化首都功能的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等,将部分制造功能、服务功能向环首都区域转移,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上的产业资源整合和经济功能协作,促

5、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1.“总部经济”为首都经济圈内产业合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路径和战略选择4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通过将总部、研发等高端环节与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分离的格局,实现不同区域优势资源在企业内部的最优化配置,进而提升企业产出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北京和环北京区域在以总部经济模式的推进区域产业合作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如首钢涉钢产业整体搬迁到曹妃甸,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迁到高碑店,位于保定的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等。总体而言,“总部经济”模式促进了首都经济圈内部产业分工合作,未来应扩大

6、合作空间: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北京的大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将生产制造基地向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搬迁,或者直接到中小城市建设生产基地和配套服务基地;另一方积极吸引周边中小城市具有较高成长性和较强实力的企业,将企业总部等高端环节向北京迁移,或在北京设立研发、营销等职能总部,借助首都市场和资源实现更大的发展。同时,可以探索首都和周边城市“强强联合”――发挥首都独特的优势,吸引企业总部落户,发挥周边城市空间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等吸引生产基地落户――共同吸引新项目、大项目落户首都经济圈。  2.积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开展丰富多

7、样的产业合作  “飞地经济”则一般是两地政府对某块土地的使用权达成某种协议,共同对其进行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一方面解决中心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产业加速外移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中小城市缺乏开发区建设经验、缺乏资金、招商引资难的问题,现实两地共赢发展。首都经济圈可以借鉴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经验,加强“飞地经济”模式的合作,关键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合法化的长期诚信合作机制,避免“先引后驱”现象。可以建立类似“长三角园区共建联盟”4的机构,推进园区间考察交流,建立共建项目库,为园区之间的合作牵线搭桥,力争

8、促成实质性的项目落地,促进“飞地经济”模式取得实效,走出一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1317。  参考文献:  [1]刘学敏.首都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刘刚,赵欣欣.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