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

ID:2427793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_第1页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_第2页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_第3页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濮阳市农村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关键词】农村居民;肥胖根据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疾控发[2002]114号“关于开展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通知”要求,2002年11月1日~12月15日对濮阳市华龙区部分村庄居民进行了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现将1362名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河南省技术执行组采用多阶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濮阳市华龙区五甲户、戚城、边拐、马拐、大猛、西寨6个村庄540户1362名15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2、。1.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河南省疾控中心统一提供的测量器材,严格按照测量方法对每一名被调查者进行测量,精确度为0.1kg(cm)。1.3质量控制所有测量员参加统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测量使用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的、经计量检定合格的体重计,并在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进行校正。质控组对测量员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核。1.4资料分析与评价标准调查获得的数据用国家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办提供的统一数据管理程序,由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录入,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33229

3、.以体质指数(bmi)为评价指标,bmi=体重(kg)/身高2(m2)。参照世界卫生组织bmi分类标准(表1),结合2003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布《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采纳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的以我国自己的数据为根据的bmi标准[1](见表2)。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4.9或18.5~23.9为正常,>28为超重或肥胖。表1世界卫生组织超重和肥胖的分类标准分类bmi(略)表2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分类标准分类bmi(kg/m2)相关疾病危险度*

4、i(kg/m2)平均水平15岁以上居民bmi平均值为23.9±4.7,其中男性为23.2±4.8,女性为24.4±4.5,见表3。表32002年濮阳市农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略)2.3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超重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bmi分类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粗发生率为22.5%,标化率为17.5%。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20.6%和26.4%,标化率分别为16.1%和21.1%。按照中国bmi分类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粗发生率为28.1%,标化率为22.9%。男、女性居民粗发

5、生率分别为26.9%和30.6%,标化率分别为19.7%和26.2%。详见表4。表42002年濮阳市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超重率(略)2.4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肥胖发生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肥胖诊断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粗发生率为5.3%,标化率为4.0%。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3.7%和6.2%,标化率分别为2.7%和5.4%。按照中国肥胖诊断标准,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粗发生率为5.4%,标化率为4.4%。男、女性居民粗发生率分别为5.9%和5.4%,标化率分别为5.0%和4.4%

6、。详见表5。表52002年濮阳市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肥胖率(略)2.5肥胖影响因素分析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婚姻状况、职业体力活动、吸烟和饮酒等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和年龄是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职业、体力活动是肥胖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6。表6濮阳市居民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变量赋值βste△or(略)3分析肥胖本身是一种慢性病,同时又是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i分别为24和28[3],如果按该标准统计,濮阳市农村15岁及

7、以上居民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将分别为22.9%和4.4%,将近占15岁以上居民的总数量1/3。肥胖是濮阳市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次调查表明除了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外,随着经济发展,居民购买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强度减低,这是最终导致超重或肥胖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与众多调查相一致[4,5]。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把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等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广大群众,让他们主动维护自己

8、的健康,保持理想的体重,防止出现肥胖等“富贵病”。其次,体力活动过少是超重或肥胖的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几十年由于交通的发达和电视的普及,人们活动量明显减少,对肥胖预防控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