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简章》读后感

《北京简章》读后感

ID:24281620

大小:1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北京简章》读后感_第1页
《北京简章》读后感_第2页
《北京简章》读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北京简章》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读书笔记学号:20133302008专业:城市规划姓名:李璐指导教师:李保民初探“人居环境科学”思想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读《北京宪章》有感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所倡导的着眼于人居环境的建筑学尝试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对象的新的学科群及人居环境科学,其目的是使传统的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地景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大系统,“建筑设计学科”和“城市规划学科”都是“人居环境学科”下一个层级的子系统,所以人居环境科学不仅仅指明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

2、而且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影响也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有助于建筑设计学科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范式。1.建筑设计是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作为人居环境的下一个层级子系统,建筑设计也可以认为是一个复杂性问题,因为建筑设计涉及到功能、技术、材料、力学、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与建筑师个性无关的法则所确定,这些法则非常复杂,构成了一个组织性、复杂性问题。“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提倡运用系统思维来求解复杂性、组织性问题。在建筑设计学科中也有必要引入科学理性思想——复杂体系中的系统观念,来整体思考设计

3、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使得建筑设计上升为科学性思维。吴良镛先生在《北京宪章》中提出的“融贯的综合研究”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事实上,这也为求解“建筑设计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2.“人居环境科学”思想为建筑设计学科摆脱困境指明方向《北京宪章》指出:“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不能局限在其既有的传统范围之内。”旧的建筑设计学科观念和学术研究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无法去解决新时代出现的矛盾,包括2000年“普利策奖”获得者雷姆·库哈斯在内的一批建筑师和学者都对建筑设计学科的前途表示了忧虑。面向时代和社会进

4、行创新和扩展,寻找学科创新和进步的方法,是建筑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北京宪章》中所创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思想”为建筑设计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因为单体建筑仅仅是人类聚居中的一个要素,所以建筑设计不能独善其身,而应该与城市规划、地景等学科同步思考。一项建筑设计的任务可以引导出对一个城市的研究,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来指导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中完善详细规划,同时构想园林设计,这样,又从建筑设计回归到城市和园林设计。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建筑、城市规划、地景三个学科是

5、融合在一起的,融合的结果使建筑设计的概念明显拓展了。“以城市设计的观点指导建筑设计”的理念在曲阜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吴先生在设计中把“孔子的美学思想”当作一个共同母体,融贯于所有的方面,包括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和园林设计中,成功地解决了从城市到建筑到历史传统的融合过程,创造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东方建筑。3.“人居环境科学”思想提出新的建筑师培养模式人居环境科学与经济、地理、环境等外围学科构成了开放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建筑设计学科必须与其它学科进行系统协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建筑师培

6、养中提出的新口号。建立建筑学新的科学范式的重要途径在于学科交叉,“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领域之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成果。”只有从其它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建筑学,建筑学才可能重新获得活力。吴先生对于“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是这样解释的:“从外围学科中有重点地抓住与建筑学有关的部分,加以融会贯通。”可见,若在建筑师培养的过程中不重视“学科交叉”,那么“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就无从实现,建筑学科上就很难寻求范式上的突破。我们国家传统的建筑学专业门槛一向比较高,外专业的学生很难跨进来,这样就一次一次地失去了引发深层次思想交流和

7、碰撞的机会。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目前汇集了很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他们为这个创新敬业的学术团队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事实上,这也是“学科交叉”的一次实践。建筑设计学科能否用更宽广的胸襟去接纳外专业的人才,是“人居环境学科”留给我们的思考之一,这也是对传统学术观点和习惯方法的一次考验。吴先生在在《北京宪章》中提出“广义建筑学”思想,提倡不拘一格择人才,今天的建筑事业活动已经变得非常广泛,具体到建筑师的培养上,就是要求建筑设计师有“广义的建筑观”,完善系统思维,这样才可能使传统从事个体建筑设计的建筑师视野开阔、具

8、备开拓业务领域的能力,才能对建筑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北京宪章》还为建筑设计研究人员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全方位的教育”,体现出吴老先生的远大抱负和社会责任感。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要使建筑设计学科在人居环境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后来者要以前辈为典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业帅才”,这都要求建筑设计人才能关爱社会、充满理想和激情,无限深情地面对未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