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

ID:24351109

大小:6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_第1页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_第2页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_第3页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基础施工中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杨虎广东建浩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屮山分公司广东屮山528400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棊础施工屮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关键词:建筑基础施工;锤击预制管桩;质量监理要点;常见问题处理一、前言近年来,随着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高层建筑屮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受勘察、设计、施工、桩的制作等因素影响,常遇到诸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位偏移过大、接缝脱开、断桩等质量问题。如何保证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从监理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主

2、要对建筑基础施工屮锤击预制管桩的质量监理要点与常见问题处理进行丫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二、施打准备阶段的监理要点首先,熟悉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审核专项施工方案,审核重点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现场邻近建筑物基础和管线情况及施打位置是否有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注意场地的条件是否会对周围建构筑物、管线产生影响,桩机行走路线图表示的打桩顺序是否符合规程或施工工艺要求等;审核施工单位施工前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资料,认真核查桩机备案证是否有效,桩基施工单位资质,桩机操作人员,电工、焊工是否持证上岗;审查管桩接桩配置方案是否

3、合理,会同施工单位认真复核轴线及桩位,避免过多截桩或送桩深度过深的现象发生。其次检查进场桩管合格证,桩身的外观质量,型号和桩尖的种类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及时记泶签证进场管桩规格数量,有利于控制进场管桩的质量,也可通过对打桩记录、进场数量的汇总及剩余的桩管规格、数量的汇总,复核工程量。三、施打过程中的质量监理要点首先,在正式打桩前要进行试桩,按不小于1%工程桩数量且不小于3根进行试打桩,试桩吋甲方、监理、设计、勘査、施工、政府监督部门均应到场,完成后各方应对“试桩记录表GD2301013”内容进行检查签认,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同吋,为减轻对

4、邻近已完桩基的破坏和桩入上后相互挤压。应该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布桩系数、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吋又要兼顾施工方便。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比较有利,原则上应从基础的中间位置开始向四周推进,同吋要加强位移观测,避免桩位位移。其次,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及吋纠正指出以及做好旁站记录。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j2经纬仪90°正交控制,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交角)。第一节桩入土吋应边打边观测垂直度

5、,随时进行调整。但一般在入土4m以上吋,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锤击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允许偏差的掌控。1)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100;2)桩中心位置允许偏差值为:①单排或双排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的偏差为100mm,沿平行轴线方向的偏差为150mm;②承台桩数为2〜4根时的偏差为100mm;5〜16根吋周边桩偏差为100mm,中间桩偏差为d/3或150mm两者中较大值;多于16根周边桩偏差为150mm,中间桩偏差为d/2;③单柱下的单桩的桩中心允许偏差为80mm。冋吋,应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引测现场水准点,并加以保护。要求总包单位落实整理场

6、地的标高控制网络,打桩单位则落实各单位工程的水准控制点。标高原则上应逐根复测,标高测量应从水准点返测,尽量减少隆土影响,必要吋要求超送5cm,以利后期施工。四、终桩验收阶段的质量监控要点首先,施工单位应完善好施工资料,包括桩位编号图,桩机行走路线图,每根桩的打桩记录,桩的节数,每节长度,每米锤击数,总锤击数,最后一米锤击数,最后三阵锤贯入度、试桩签证等原始记录,收集材料出厂合格证,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审表。其次,对施工完毕的桩松根据奋关规定,采用堆载静载荷试验和反射波法(小应变)。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设计假设同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具体检测数量依

7、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lO6-2OO3规定。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静载试验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利用平台堆载承受加载反力,堆载重心必须和桩的加载中心相一致,其堆载重量必须是试验反力的1.1倍以上。堆载平台的支承作用力必须在试验桩对土的作用的影响的范围以外(堆载平台的支承架与试桩之净距不应小于1.5m,且大于3d)。(2)测力表的精度应高于1%,变形测量仪表其自读值为0.01mm,且均经有关单位确定,并在计量有

8、效期内。(3)沉桩至进行静载荷试验应有吋间之隔,一般在黏性土中不应少于14d,在砂性土中不应少于7d。其他如加载、卸载方式、测读时间、终止条件等按《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