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ID:24353479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1页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2页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江丙省赣州市南康区第八中学341400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体会了就理解了。”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只有具体参与解决才能理解深刻,不是光听、光看就可以的。特别是初中数学课抽象思维成分逐渐增强,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学生思想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多动手,实际参与探究,彻底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道、学生跟着走的局面,不断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那如何培养学牛.的参与意识呢?我认为: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加强学习

2、过程中的调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知识、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开发潜能,提尚素质。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良好的参与氛围例如“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参与探索呢?(1)看一一从直观感知到理性反思: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含有30°角但大小不同的三角板的关系,借用学生己有的经验一一知道三角板的角度对应相等,而且感知到两者形状相同。质疑学生的结论:说明二者相似,条件够吗?(2)测一一由实验测算去验证直觉:学生测量计算三组对应边的关系,得出成比例的结

3、论。引导学生反思:难道相似的条件较全等可以减弱?(3)议一一在知识经验上理性思考。学生现有的经验是:全等是特殊的相似,全等证明无须六个条件。全等、勾股定理、30°和45°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都说明:三角形六个元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只需部分条件就可制约其他元素。启发学生争辩:相似条件到底能不能减弱?(4)画一一在动手操作中提升理性:小组合作,尝试画一个三角形与一个30°三角板相似,引导学生自主测算,检验是否达成目标。(5)猜一一从现象看到木质:启发学生思考:你画图的过程中究竟保证了什么条件?由此你对相

4、似的判定条件有什么猜想?(6)证一一因知识缺乏而遗留问题,指出:以上猜想有待严格证明,为预备定理的出现铺路。对于学生的探索成功鼓掌致以祝贺,学生受到了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了。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讲授知识一味通过说教、灌输等途径是不可行的,而必须以原冇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构建新知识。由于教学自身的抽象性,教学中如果不能抓住教材所蕴含的兴趣因素,激起学生情感,就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许多教育家说的: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兴趣是人们对一定事物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带有感情色

5、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它是认识的欲望,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使各种器官及人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那一项事物上。一个爱好数学的学生,会特别注意一种新方法、新技巧,会经常考虑一些数学问题,会为每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感到喜悦。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悬念,联系实际提问题、揭问题,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例如圆的教学,可分几个步骤进行:(1)实验一一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一个小图钉和一

6、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线的一端固定,用铅笔固定在细线的另一端,将细线紧绷使笔尖在纸上慢慢移动,所成的图形为圆)。(2)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平面上的点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吋,其轨迹是什么?你能给圆下一个定义吗?(3)揭示本质,给出定义。像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圆的定义的实质会掌握得很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去了。三、重视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学生的参与兴趣被激发后,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的过程中去。教师在教学吋要创设一个民主、

7、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主动参与学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4的热情。然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愧儡呢?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四、注

8、意分析指导,教给学生参与方法授人以鱼,只供一日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注意根据教材特点,不失吋机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曹才翰教授所说:“数学学习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