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

ID:24353763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_第1页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_第2页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_第3页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_第4页
资源描述:

《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CDMA基站天线的选择3.波束宽度:在方向图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定义为天线方向图的波瓣宽度。或称为半功率(角)瓣宽。如下图所示:540)this.width=540"vspace=5space="15">4.下倾角:指定向平板天线的下倾角度,主要用于控制干扰及增强覆盖。5.极化: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通常有垂直极化、水平极化、+45度倾斜的极化、-45度倾斜的极化等极化方式。天线选择原则不同类型的基站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天线,选择的依据主要就是上述技术参数。比如

2、全向站就是采用了各个水平方向增益基本相同的全向型天线,而定向站就是采用了水平方向增益有明显变化的定向型天线。我国很可能要先在一些有需求的大、中城市建以重点城市为中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覆盖区,而不是一开始就建设全国覆盖范围的3G网络。所以我们重点看一下城区、郊区和农村这三类有代表性的地区基站天线的选择原则。1.市区基站的天线选择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区,基站分布较密,要求单基站覆盖范围小,尽量减少越区干扰,提高频率复用率。天线的选择原则如下:极化方式:由于市区基站选址困难,天线安装空间受限,一般选用双极化天线;方向性:市区主要考虑减少相邻小区干扰,一般选用定向

3、天线;半功率波束宽度:为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抑制干扰,一般选用水平半功率波束宽度为60~65°的天线;天线增益:由于市区一般不要求大的覆盖范围,同时为减少天线体积和重量,有利于安装和降低成本,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15dBi左右);下倾角:市区天线一般都要设置一定的下倾角,电调天线在下倾角的调整方面不会有问题,但对机械下倾天线,需选择下倾角调整范围更大的天线。2.郊区基站的天线选择在人口较少的郊区为了保证覆盖以及减少对城区的干扰,通常不同的小区采用不同的定向天线,面向城区的小区可参考城区基站的天线的选择原则,一般采用增益较小且水平波瓣角较小的天线,而

4、非面向城区的小区一般采用增益较大的天线,优先采用水平面半功率波束宽度为90°的天线。因此,郊区的情况差别很大,可以根据需要的覆盖面积来选择天线类型和决定是否预置下倾角;考虑到将来的平滑升级,不建议采用全向站型;3.农村基站的天线选择在农村地区环境特点:基站分布稀疏,话务量较少,覆盖要求广。解决覆盖是其主要目标。这时一般采用高增益的定向或全向天线。极化方式:从发射信号的角度,在较为空旷地方垂直极化天线比其他极化天线效果更好。农村一般采用垂直极化天线;方向性:农村话务分布比较分散,话务量相对较少,为满足基站周围的覆盖,一般采用全向天线;由于全向天线的增益较

5、小,如果要求更远的覆盖距离,则需采用定向天线,一般采用水平面波束宽度为90°、105°、120°的定向天线;采用全向天线时,为避免塔体对覆盖的影响,可采用双发天线的配置,此时,需通过功分器把发射信号分配到两个天线上;目前A系统中使用的天线主要参数如下表:540)this.A中的应用智能天线采用空分复用(SDMA)方式,利用信号在传播路径方向上的差别,将时延扩散、瑞利衰落、多径、信道干扰的影响降低,将同频率、同时隙信号区别开来,和其他复用技术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频率资源。智能天线基于自适应天线阵原理,利用天线阵的波束赋形产生多个独立的波束,并自适应地调整

6、波束方向来跟踪每一个用户,达到提高信号SINR(最大信噪比)、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实际上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使天线阵为每个用户自适应地进行波束赋形,相当于为每个用户形成了一个可跟踪的高增益天线。因此天线的增益不再与用户所处的位置有直接关系,用户所在方向上的增益总是最强而其他方向上的增益大大减小。由于其体积及计算复杂性的限制,目前仅适用于在基站系统中的应用。智能天线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对来自移动台发射的多径电波方向进行到达角AOA(AngleOfArrival)的估计,并进行空间滤波,抑制其他移动台的干扰;二是对基站发送信号进行波束成型

7、,使基站发送信号能够沿着移动台电波的到达方向发送回移动台,也就是信号在有限的方向区域发送和接收。充分利用了信号的发射功率,从而降低发射功率,减少对其他移动台的干扰。智能天线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增大覆盖范围、提高系统容量、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和节省系统成本、减少信号间干扰与电磁环境污染等。随着智能天线技术的发展成熟,A系统最终会使用智能天线,而智能天线的引入也将对A的网络规划和分析带来一定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