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无声”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

ID:2436087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_第1页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_第2页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_第3页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需要“无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需要“无声”: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无声"教学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对课堂"无声"环节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效。适度的、恰到好处的"无声",有利于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感悟;思考;创造;体验  :G633.3:B:1672-1578(2010)09-0052-01    1、初读文本,需要“无声”的感悟  “阅读从认知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1]教师在课堂上,应创设“无声”教学环节,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不做任何目标的要求,不进行丝毫的阅读干预,让学生直接充分

2、地接触读物,使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阅读空间。  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我给了学生15分钟初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接触文本,自由感受作品中所呈现的一切,并在课文空白处记录自己粗浅的理解。很快,教室里形成了一个安静的阅读场,从学生阅读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们完全被文字材料所吸引;从学生零散的评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初步触及到作品整齐的结构,感受到优美的旋律,领悟到精彩的语言等。而所有这些阅读体验都必须是在一种“无声”的状态下进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无声”的感悟正可以起到强化思维、加深理解、促进记忆、酝酿情感的作用。  2、质疑

3、解疑,需要“无声”的思考  韩雪屏教授说:“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2]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问题是带有个人性质的;问题的形成有一个过程;问题的形成有一定的情境。学生在"无声"的阅读和体验感悟中,才能产生属于学生自己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法。  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同备课组教师把“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的“马行处”注解为“归骑留下的足迹”,我感觉这个注解有问题,于是,我把“归骑留下的足迹”几个字写在黑板上之后,并没有接着往下讲,而是停了下来,一句话不说。刚开始,学生莫名其妙。过了两分钟,有同学说:“老

4、师,你讲错了。”其他同学也活跃了:“‘山回路转不见君’是讲好友远离,依依不舍,在那儿站了很久;‘纷纷暮雪下辕门’是讲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的雪,雪地上,怎会留下马蹄的痕迹?”“‘纷纷暮雪下辕门’中的‘暮’是傍晚,天色已晚,即使留得下,能看得见吗?”“诗的开头写‘北风卷地白草折’,可见风之猛烈,即便留下痕迹,也早巳吹平了!”“‘暮’是实写,‘马行处’是虚写。‘马行处’何止留在了雪地上,更留在了诗人的心里!”可以看出,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无声”思考时间,学生在和作品完成自主性的对话中,才有了精彩的解读。  3、联想想像,需要“无声”的创造  “作品意义的不确

5、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3]在中国古诗词艺术表现手法中,十分讲究虚实结合。艺术创设的空白,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去发挥,去补充,从而在读者的脑海中呈现诗的无穷意蕴。这一过程便需要“无声”的创造来实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只有驱遣想像,“通过直觉、联想、想象、逻辑分析和综合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把符号及其作品还原为具有特定个人特征和社会情境特征的‘意思’,”[4]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感受,读出画意真情。所以,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无声”的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把诗意入脑,把诗情入心。  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

6、秋思落谁家。”阅读这首诗,就需要“无声”才能更好地想象出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感觉,一个“湿”字,写出了在庭院中站立的时间之长,思乡、思念亲人之情之切,“无声”的阅读又能使你想象到诗人站立庭院的形态、望月的表情和思念的心情,诗人的形象就会动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也才能很好地把握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意境。  4、陶冶性情,需要“无声”的体验  南洋模范中学王圣民老师一次在向学生介绍了两篇歌颂母爱的散文后,精心设计了一次短暂的“无声”教学环节来使学生加深体验。他先提了一个问题:“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向你祝贺吗?”问后,老师要求持肯定答案的同学举手。学生们似乎不屑教师所问,纷纷骄傲地举

7、起手来,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于是,王老师又紧接着亮出了精彩的一招-“你们中间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请举手。”接下来的情景,王老师是这样描述的:“刹那间,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我重复了一遍,依然很安静。又过了一会儿,才有几个同学沉静地举了手,她们感到投向她们的目光是略带敬意的,便显得更矜持了。‘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我又发问了。寂然无声。在安静极了的教室中我又用清楚的含着希望的声调再重复一遍。还是寂然无声。我又和学生一起沉默着。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