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ID:24369882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_第1页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_第2页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_第3页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_第4页
资源描述:

《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渔业养殖中如何应对极端高温天气  1.持续高水温与投饲  极端高温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失调,神经系统麻痹、调节受阻等影响吃食。水中的光照强度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弱,持续晴天高热光照非常强烈,而底层鱼类上浮又畏惧强光的刺激,对底层鱼类吃食生长十分不利。上午投饲需经过几个小时的光照,溶氧升高时,约上午10时左右开始,效果比较好,不要在上午8~9时投饲,此时投饲时间显得过早,鱼类则吃食很差。又由于下午3~4时水温仍然较高,故而推迟到下午5时后光照减弱时开始投饲比较好,但下午的水温比上午水温高,下午鱼吃食比上午差、厌食,为了减轻第二天早

2、晨的鱼类浮头程度,下午投饲量要适当减少。  在持续高温天气下,改变正常的投饲时间与节奏,并将投饲量减少50%以上,投饲面积易大不易小。若增加投饲量,就会出现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而使鱼类发病的现象。  2.持续高水温与浮游植物  持续晴天光照时间长,一方面对藻类的光合作用十分有利,另一方面一些有益藻类因不耐高温和强光、强紫外线照射而下沉,为防伤害而避难于水次表层,上表层水因藻类较少,使表层太阳光可达深度水体不能被充分利用,从而限制了浮游植物生产量,不会出现水华水。早晚时,浮游生物浮至水面和阳光弱时,透明度较小;中午浮游生物下沉和阳光强时,透明度较大。浮游植物的分布是表

3、层多,但靠近水面数量反而减少,这是光抑制造成的,减少的深度与透明度有关。  浮游植物日落后向底层沉降,日出后表层增多;许多浮游植物有日出下降,日落上升的趋势。各水层光合作用产氧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化。浮游植物在过强光线照射下会产生光抑制效应,表层光合作用速率反而不如次表层。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于水体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光照、水温、水体营养盐的含量及水生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因此同一水体中的溶解氧在时空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藻类丰度不够,鱼池载鱼量过大,鱼池中溶氧呈现不足,表层水因透明度大水温升高,使食藻类的鲢鱼、鳙鱼、鲮鱼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4、 池水溶氧低时要防止藻类缺氧呼吸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而大量死亡,用药时尽量不用能杀死藻类的药物。因藻类死亡或繁衍不够鱼类食用而造成水色变淡,连续施肥也无起色时,则应从水色较好的邻塘下风表层处抽水引种,并投喂鲢鱼、鳙鱼、鲮鱼可食的漂浮性饲料,诱导鲢鳙鱼摄食漂浮性饲料,尽可能地让藻类少被鱼摄食,以利其繁殖生长,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使藻类的生产与消耗达到动态平衡,维持高温天气下池塘浮游植物的相对稳定。  3.持续高温与施肥  由于持续高温,特别是鱼池水表层温度最高,造成施肥,尤其是氮肥损失大,利用率低,一方面连续晴天的光照、水温分层与风平浪静对施肥是十分有利的,但一方面高水温

5、、开增氧机与加水对施肥不利,尽管施肥效果受到影响,但有时必需施肥,又遇鱼类浮头或生病时,要在太阳出来一段时间后,鱼类基本回落到此阶段正常所在水层时施肥为好,原因是水体缺氧,鲢鱼不耐低氧,沉不下去,施肥时鱼类不能避让,容易受到伤害,用药也是如此。刚施下的化肥如碳铵(尿素除外)以NH3H2O形式存在于水表层,然后才能转化成NH4+,在这段转化时间内,极易造成氨中毒,NH4+(NH3)的毒性表现在对水生生物生长的抑制,它能降低鱼虾贝类的产卵能力,损害鳃组织以至引起死亡。在pH、溶氧、硬度等水质条件不同时,TNH4-N的毒性亦不相同。TNH4-N的毒性随pH增大而增大,NH3

6、的毒性也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增大。所以施肥必须遵守多溶水、少量施、施均匀、勤施肥的原则。  4.持续高水温与用药  持续晴天太阳光强紫外线照射对池表水的杀菌作用是有利的,而高温时用药有时也是难免的,但要注意温度每升高10℃,药物毒性会增加2~3倍。如果治疗鱼病时不管水温高低,一概采用同一种药物浓度,显然是不科学的。高水温全池泼洒用药,当天鱼浮头后要等到经过几个小时的光照,9时后用药,用药时要多溶解一些水,均匀遍洒,降低使用时浓度,防止局部或瞬间浓度过大。用药结束后,立即开动增氧机搅拌,让上下药液均匀分布,防止水温分层,表层浓度过大,造成鱼类中毒。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必须

7、注意池水中各种理化因子对药物的影响。用药要有选择性,尽量不用能杀死藻类的药物及生石灰,因生石灰的强碱性和提高pH值的作用,高温时用生石灰对水质负面影响较大,如遇到氨氮含量过高或pH值过高时能造成池鱼浮头泛塘或中毒。持续高水温细菌性烂鳃病发病率较高,要注意尽量保护水质、减少对鱼类鳃部刺激。持续高温期间要尽最大努力搞好鱼池的生产管理,尽量不用药或少用药。  5.持续高水温与加水  由于夜间气温很高,昼夜温差小,造成水温分层在夜间也未能被打破,往往造成持续几天水温分层,底层水质变差而需要加水。中午到傍晚之前的高水温时段不要加水,更不能加有污染的水,鱼类喜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