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

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

ID:24372144

大小:61.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_第1页
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_第2页
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钙不同注射方法的探讨杨金惠李树云(云南省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154-02【摘要】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不同的注射方法对患者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比较甲、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不良事件如出血、疼痛、皮下硬结的发生是否存有差异及护理。结果甲、乙两组在护理相同、注射方法不同的情况下,皮下出血、疼痛、硬结的发生,甲组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在腹部注射时,应将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捏起,垂直进针,同时拔针后不需按压局部

2、,以减少出血和疼痛。【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护理低分子肝素是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药物,生物利用度高,在发挥抗栓作用时出血的可能性小。现将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经实验室检查提示存有高凝状态,遵医嘱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治疗,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2〜53岁,平均37.5岁。2方法2.1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注射部位均选择腹部:脐上下5cm,左右10cm范围内(除外跻周lcm),每次按顺序轮流间隔注射,上下左右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注射时避

3、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或有痣的部位[1]。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剂量4100iu。2.2甲组在注射时常规消毒后,左手将注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捏起呈一皮褶,右手以笔式持针在皮褶顶部垂直进针,中指和无名指固定注射器,拇指和食指回抽针栓,无回血后,用拇指推动针栓,缓慢推药完毕,垂直拔针,放松皮摺,不用干棉签按压局部。2.3乙组在注射吋常规消毒后,右手以笔式持针在注射部位垂直进针,左手冋抽针栓,无冋血后,缓慢推药完毕,右手垂直拔针,不用干棉签按压局部。2.4四周后比较甲、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不良事件如出血、疼痛、皮下硬结的发生是否存有差异。2.5护理2

4、.5.1耐心向患者解释用药的0的、方法,消除顾虑,取得患者配合和信任。2.5.2备齐用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排气吋避免浪费药液,注射前应用干棉签擦干针尖处的悬液;由于该药物的刺激性大,如果尖处奋药液存留,进针后这部分药液渗入皮下表浅处刺激末梢神经,使患者增加疼痛感、渗入毛细血管出现淤斑或血肿。2.5.3注意进针角度一定是垂直进针,拔针迅速;如果针头斜刺于皮下,针头所损伤的区域将扩大,使疼痛加剧,同吋也会因为内外穿刺点不在同一位置而容易出现皮下淤血。2.5.4缓慢注射;因推药液速度过快,会使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刺激而产生疼痛,并可能形成硬结,影响药物的吸收。2.5.5拔

5、针后局部不需按压[2];因拔针后压迫反而增加了药物对注射局部的刺激和挤压,使疼痛加剧,如果用力较大,更易引起毛细血管壁破裂出血,形成局部淤血。2.5.6注意用药反应,每次注射前后详细询问、检查患者局部及全身的出血情况,如牙龈有无出血、大小便的颜色以及注射部位的疼痛、硬结等不良事件,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2.5.7遵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常规;采血方法正确,避免血量偏差及血细胞破坏,影响检验结果。2.5.8告知患者注射后不要热敷、理疗及揉搓腹部,以免增加出血的危险。皮下少量淤血时不必处理,让其自行吸收,淤血面较大吋停药后可作局部热敷、理疗,以促进淤血吸收。3结果经统计学

6、处理,甲乙两组在护理相同、注射方法不冋的情况下,皮下出血、疼痛、硬结的发生,甲组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显著性P<0.5。4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在腹部注射吋,应将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捏起,垂直进针,同吋拔针后不需按压局部,以减少出血和疼痛。5讨论低分子肝素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抗凝药物。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剂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尿蛋白,利于肾病综合征的早期缓解。正确的注射方法,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如果注射方法不妥,护理不周全,常常出现注射部位有小血肿、疼痛、硬结甚至大片淤血

7、,皮肤坏死等不良事件。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重视,以便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参考文献[1】葛兆霞.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3.[2】葛兆霞.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淤血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1):7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