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

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

ID:24397344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积累法诸城实验中学曹玉英【中图分类号】G642.21【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55-01新课标指出了要重视积累,而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顾的学科,其中有无数的知识点,我们俗话说她是“针线笸箩”。没有积累如何得心应手的运用呢?宋代朱裒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真可称得上是语文学习的一泓不竭的清泉了。根据平时所得,现在浅谈一下如何教学生积累。一、积累背诵,提高素养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乂说

2、“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其书理解诗文大意”。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必须的途径,那么多的名家名篇,只有背诵下来加以积累,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素养。为此,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力。对每学期教材上的20首古诗,8到10篇的古文,以及一些现代美文,课堂上限定时间背诵经典片段,对其他的,一般利用课前3到5分钟的时间督促小组竞赛的形式检查背诵。为了争名誉,不少要强的同学都提前背诵,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在初一、初二的古诗文背诵大赛中

3、,不少同学背过了七八百首,同时也为中考中的古诗默写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积累素材,指导摘抄、随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必动笔,最淡的笔墨也胜过最强的记忆”。所以从初一我们就要求学生写随笔,读书做摘抄。一般用同一个木子,便于交流。学生不容易持之以恒,为此我采取了很多激励措施。每周随笔,要求同学们平时自由写,周H统一交;老师批阅讲评则宜趁热打铁一一周一课余即批阅,周二课始就讲评。批阅以肯定为主,强化文趣、情趣、理趣;讲评以表扬优秀习作为主,概括总体情况为辅。每次精选读评随笔“代表作”,既是对上周随笔的小结,同时也是对

4、以后随笔及作文的激励。激励的方式还有很多:可鼓励大家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学习一一冋桌交流、前后桌交流、组内交流、组与组交流,乃至同一个语文老师教的两个班之间的互换交流等等;对于优秀随笔,除了部分复印张贴到教室后供冋学们学习领悟外,更多的是鼓励指导,再作修改提高优化,誊抄打印,进-步向校内文学社、校外报刊社推荐。特别是还鼓励学生积累装订成册,不少同学的作品还在市教研室的评选中获了奖,这更是一种激励。三、积累技巧,指导阅读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上我注意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文体去阅读,如记叙文,要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有

5、小说的三要素,说明文有说明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议论文的三要素,注意学习文章的篇章布局等。如对说明文的阅读,我就针对八年级上册三四单元正好两个单元的说明文,并且事物、事理说明文俱全,把说明文的阅读技巧及答题规律全总结给学生。如说明文说明的事物的特征可以从题0;首段;关键词句。中心句、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方面找所谓“书到用吋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U语交际吋便能左右逢源。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

6、的任何一篇都没冇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

7、SqU0;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对于课外阅读,一般除检查读书笔记外,主要是在阅读课上以小组讲故事、谈体会等方式交流。再就是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播放名著影片如《简.爱》《骆驼祥子》等。四、积累情感,指导实践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教学做合一”。这些都表明单有学校的课堂学习是不够的,还要结合家庭的、社会的生活。不管是语言知识的积累,还是生活素

8、材的积累,或是文化背景的积累,都是为了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为此针对生活处处是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我还指导学生注意日常一切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来积累。因此大力解放语文学习空间,多方开发校外语文课程资源,是当务之急。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积累的学惯。鲁迅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冇一分劳动就冇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语言学习本来就很琐碎,所以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一定能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奇迹,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