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

ID:2442392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_第1页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_第2页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_第3页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的论文,对正在写材料和学生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方秀珍(浙江省天台县白鹤镇中心学,浙江台州317201)实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往往会影响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科学的实验结论,课堂中合理地使用这些材料,是上每节科学课的基础.那,何有效准备、呈材料和学生参考论文格式现和使用实验材料呢?一、有效呈现材料,提高实验效果当前教学中却存材料的无序发放和发放无结构性的混乱现象,造成学生对手中有结构的材料,不知道该何时使用,该何有序使用?一种材料预示一个现象,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实际教学中,材料某种程度上却会成为不利素.当相的材料一起发放容易出

2、现混乱,那,分开有步骤地发放精彩纷呈.此,材料的发放次序也要符合科学性,避免引起错误的认识.实验活本篇文章原创出处:shuoshi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cursor:pointer;">怎么写材料专业学士论文播放次数:2562评论人数:715.我期望通过学生亲身制作不宽度、厚度的纸梁,他们会理

3、性地观察发现纸梁抵抗弯曲的秘密.但是他们只是一直不停地搭纸梁、叠垫圈,却忘记及时观察纸梁的先后变化和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第二次上课,我没有把垫圈、不厚度和宽度的纸梁时发下去,而是让学生宽度操作完汇报后,再发厚度让学生操作,结果学生能按我的设想进行操作、观察,课堂实现预期的效果.这正是美国的科学教育专家劳伦斯教授说过的:准备最精炼的上课材料,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后的《光和影》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完成影子长短随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实验后,然后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影子与光源间的距离、影子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不侧面两个实验一,课堂井然有序

4、,学生获知甚丰.有结构的材料有序地发放,给一直处期待中的学生产生控制自行为的动力.随着发现步步深入和问题步步推进,激发出更强烈的探究,材料顺其自然成为学生思维的动力源.二、巧用实验材料,提高探究实效1。巧用实验材料,实验结论更清晰.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有统一结论的实验,学生实验后发现组间实验现象千差万别,这却以通过改进实验材料来进行调节.例,探究《沉浮与什素有关》,书本提供的材料有:石块、萝卜、泡沫塑料块、回形针……橡皮蜡烛、带盖的空瓶.学生要用这些材料来完成沉浮实验,其余六种材料的操作都很顺利地完成了,学生能简单明了地判断出物体水中是沉还是浮,但是判断萝卜的沉浮时,却出现了有

5、的沉有的浮的情况.我们只能以萝卜中水分的多少来解释课堂上的这种分歧,对于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学生刚接触这一方面的知识,会觉得模棱两,更不利于学习下一部分对一材料构成的物体的沉浮情况的研究.但是果课前给学生准备白萝卜,或是统一给学生准备晒干了的胡萝卜,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2。巧用实验材料,实验观性更强.教科书中的很多实验虽然操作方便,但若做示范实验时,学生观察起来却不是很清晰.例,《光的反射》一课中,实验本篇关于巧用实验材料提高实效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最新题目活动是让学生用手电筒来照亮书本,通过借用一面镜子和几面镜子,来使光进行反射,从而照亮书本.学生都能完成照亮实验,但却无法感受光

6、镜面发生反射的整个过程.由于手电筒光线比较发散,教室周围光线比较亮,即使改用激光笔,学生也难以看清光路.此,我选择了一个一侧带玻璃的黑箱,内部横放镜片,箱内燃烧纸片造成烟雾效果,再一端用激光笔照射镜面,能明显见到光的反射路线图.学生通过简单明了的观察,便能顺利地画出光路图,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直观.3。巧用实验材料,实验操作更方便.有些实验材料过于复杂,学生实验起来不方便,也容易失败或出现一些教学事故.例,教学《昼夜交替现象》,书本上提供的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用乒乓球模拟地球,用们间的相对运动来模拟太阳和地球间的相对运动.这个实验从本身上来说,基本以完成模拟实验,但是我们操作过程中会发现,

7、模拟太阳绕地球转动,时地球又自转时,操作极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乒乓球上钻两个孔,用铁丝穿过做起一个支撑架,让乒乓球以绕着支架自由转动,避免学生实验时不心把乒乓球转落到地上,增加了实验的操作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