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论治月经病

从肾论治月经病

ID:2442455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从肾论治月经病  _第1页
从肾论治月经病  _第2页
从肾论治月经病  _第3页
从肾论治月经病  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肾论治月经病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肾论治月经病【关键词】月经病中医病机肾月经病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调治月经病,首先应了解月经的生理病理、发病因素。引起月经病的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但其发病的本质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其中尤以肾的功能失调最为重要。本文就肾与月经的生理、病理关系,以及从肾论治月经病的临床意义探讨如下。1中医对肾与月经的生理关系的认识肾藏精,主生殖。《素问·金匮真言论》曰:“精者,身之本也。”《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素问·六节藏象论》

2、又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故肾具有生成、贮藏和施泄精气的功能,而以贮藏为主,使肾精不无故流失。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随着肾气的充盛,每月天癸必至,呈现消长盈亏的月节律,经调而子嗣;其后又随肾气的虚衰,天癸亦渐竭,经断无子。故肾为天癸之源。肾为冲任之本。冲脉为血海,广聚脏腑之血,使子宫盈满;任脉为阴脉之海,使所司之精、血、津液充沛。任通冲盛,月事以时下,若任虚冲衰则经断无子,故冲任二脉直接关系月经的潮止。然而冲任的通盛以肾气盛为前提,所以冲任之本在肾。肾为气血之根。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

3、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调和,经候如常。《冯氏锦囊秘录》说:“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阐述了肾有阴阳二气,为气血之根。肾与胞宫相维系。胞宫司月经,肾与胞宫相系。《素问·奇病论》云:“胞络者,系于肾。”《难经》云:“命门者……女子以系胞。”又肾经与冲脉下行支相并,与任脉交于关元,与督脉同贯脊,故肾与冲、任、督脉相关,肾与胞宫相系,冲、任、督同起于胞中。肾与脑髓相通。肾主骨生髓通脑,脑为元神之府,主宰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月经的产生,亦离不开脑的调节。总之,月经生理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调和为基础,更以肾气充盛,

4、天癸泌至,任通冲盛,胞宫成熟为轴心,而肾则在此轴心中多渠道、多层次、多位点对月经的产生发挥主导作用。2肾在月经周期调节中的作用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激素作用于子宫,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依据肾藏志、藏精、主骨生髓以及髓聚为脑的理论,可知肾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在月经产生的过程中,具有下丘脑一级的调节功能;肾中产生的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是促成月经产生的重要物质,在月经产生的生理过程中,始终对冲任胞宫起作用。从功能的吻

5、合上看,天癸在月经产生过程中,有相当于垂体前叶产生促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天癸具有垂体一级的调节功能。“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可见冲任是直接作用于胞宫的环节,并使经血来潮。现代医学认为,卵巢分泌的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并使内膜剥脱出血,月经来潮。因此,冲任对胞宫、卵巢对子宫,在月经产生过程中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类似于卵巢的功能。可见,在月经产生的机制中,中医学的肾-天癸-冲任-胞宫的过程与现代医学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的性腺轴环路相对应,从而为肾主导月经提供了理论依据。综上所述,肾对妇女月经的影响

6、,不仅主宰着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协调,还可以通过胞脉直接作用于胞宫。女子从月经开始来潮至月经闭止,整个生理阶段主要都取决于肾。3辨证论治肾无论在月经的生理还是病理的发生过程中都具有其特殊意义,故临床调治月经病当从肾论治。易水学派赵献可主张“调经以滋水为主”。傅青主从对经水本源的明确认识,确立了补肾是调经第一要法。现代中医妇科对补肾调经之法亦十分重视,在临床上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及阴阳两虚。3.1肾气虚冲任之本在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损伤肾气,致精不化血,冲任血海匮乏,可发生闭经、月经迟发、月经过少等;肾气虚,封藏失职

7、,冲任不固,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临床上常用补益肾气之法调治,从肾阴阳两方面着手调补,阳生阴长,肾气自旺。或在调补肾阴阳之中适当加入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等以养先天。常用方如肾气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若先天不足,天癸不能至期成熟、泌至,又常于补肾益气方药中佐以健脾阳胃、益胃生津之品,先后天共养之。3.2肾阳虚肾阳虚,命门火衰,上不能暖土,水湿下注,发为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等;肾阳虚,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聚湿成痰,痰浊阻滞冲任、胞宫,可致月经后期、闭经等;肾阳虚,血失温运而迟滞成瘀,血瘀阻碍生机加重肾虚,致肾

8、虚血瘀,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更为复杂的疾病。此时宜温补肾阳,补益命门之火,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常用药如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仙灵脾、仙茅、补骨脂、菟丝子、鹿角霜、益智仁、蛇床子等。代表方如右归饮、右归丸等。须注意其性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