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

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

ID:24425538

大小:5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_第1页
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_第2页
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钱泳《治水必躬亲》“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比较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14分)【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钱泳《治水必躬亲

2、》【乙】苏州至昆山县凡六十里,皆浅水,无陆途,民颇病涉①。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嘉祐中,人有献计,就水中以籧篨②刍藳③为墙,栽两行,相去三尺。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漉④水中淤泥实籧篨中,候干,则以水车汱⑤去两墙之间旧水,墙间六丈皆土。留其半以为堤脚,掘其半为渠,取土以为堤。每三四里则为一桥,以通南北之水。不日堤成,至今为利。——沈括《梦溪笔谈》【注】①病涉:苦于往来涉水。②籧篨(qúchú):古代指用竹或苇编的粗席。③刍藳(gǎo):草#from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gkstk.,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把

3、。④漉:捞取。⑤汱(quǎn):本意是河水降落,这里引申为排水。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泥于掌故()(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3)以通南北之水()(4)漉水中淤泥实籧篨中()13.翻译下列句子。(6分)(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译文:(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译文:(3)去墙六丈又为一墙,亦如此。译文:14.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两则文言文前者侧重于工作态度,后者侧重于具体办法,很值得我们借鉴。(1)甲文告诉我们主持水利工作的官员应当做?(2分)(

4、2)请你说出乙文中古人造堤方法有何巧妙之处。(2分)参考答案:12、拘泥、因此、用来(来)、填实(填满)。13、(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大义)(3)距离这墙六丈远的地方再修建一堵墙,方法也是这样。14、(1)不怕辛劳,实地考察;为官清廉,不计私利。(“躬亲”与“清廉”两个方面各1分)(2)利用了系统思想和统筹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节省人力物力。(意思对即可,不强调名词术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