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ID:24438596

大小:7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_第1页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_第2页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_第3页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_第4页
资源描述:

《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哈尔滨市木兰县东兴镇中心卫生院151949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祌经病变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基础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治疗的32例为研究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宄组正中祌经及腓总祌经的MNCV、SNCV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研究

2、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祌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运动神经功能,提升生活的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中医;沿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糖尿病周围祌经病变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常见,有数据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约为61.8%,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肌肉萎缩以及感觉异常等,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感觉性的共济失调,给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木文主要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祌经病变的临

3、床疗效,并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6±4.38)岁;糖尿病的病程为3〜17年,平均病程为(7±1.34)年;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47±3.85)岁;糖尿病的病程为3〜17年,平均病程为

4、(8&plUSmn;1.65)年;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中医治疗。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可以对比分析。1.2诊断标准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拟定的相关糖尿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进行确诊;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本次所选患者均无合并严重心、肾、肝等功能不全者,无合并严重感染及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者。1.3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基础治疗,如降压、降脂、抗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营养神经等,研究组则同吋联合中医治疗,

5、中药内服:黄芪30g,川芎、何首乌、鸡血藤各15g,赤芍、桃仁各12g,地龙10g,当归、红花各9g,僵蚕6g,蜈蚣2条,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针灸治疗:取胰俞穴、阳陵泉穴、脾俞穴、环跳穴及足三里等为主穴,取阿是穴、曲池穴、三阴交穴或太溪穴中的任意两穴为配穴,进行针灸,行针lmin,留针20min,隔治疗1次/d,连续治疗4w。1.4效果评定采用肌电图检查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的速度(MNCV)以及感觉神经传导的速度(SNCV);冋吋,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改善情况对两组临床

6、治疗疗效进行评定,其中,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MNCV、SNCV等明显改善为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MNCV.SNCV等加快为好转;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好转,其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与好转之和。1.5统计学处理釆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x±s",计数资料表示用[例数/百分比,(n/%)],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时P<0.05。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

7、经的MNCV、SNCV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均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SNCV上升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2.2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32例,显效17例(53.12),有效13例(40.63),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32例,显效14例(43.75),有效11例(34.37),无效7

8、例(21.88),总有效率为78.12%。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o3讨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当前,临床上认为,血流动力学以及微血管的改变,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能够进一步引发神经的缺氧和缺血,进而导致自由基的生成和增加,最终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