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

ID:24494266

大小:68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4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_第1页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_第2页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_第3页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_第4页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上半年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7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若=a〉0,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r(0,a),N〉0,当n〉N时,有a〉rB.r(0,a),N〉0,当n〉N时,有a〉rC.r(0,a),N〉0,当n〉N时,有a〉rD.N〉0,r(0,a),当n〉N时,有a〉r2.下列矩阵所对应的线性变换为关于y=-x的对称变换的是()A.BCD3.空间直线:与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与垂直B.与相交,但不一定垂直C.与为异面直线D.与平行4.设f(x)在[a,b]上连续且,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对任意x[a,b

2、],都有f(x)=0B.至少存在一个x[a,b],使f(x)=0C.对任意x[a,b],都有f(x)=0D.不一定存在x[a,b],使f(x)=05.设A、B为任意两个事件,且AB,P(B)〉0,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P(B)P(AB)B.P(A)P(AB)C.P(B)P(AB)D.P(A)P(AB)6.设A=下列向量中为矩阵A的特征向量的是()A.(0,1)B.(1,2)C.(-1,1)D.(1,0)7.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Ⅰ-Ⅵ卷)的我国数学家是()A.徐光启B.刘徽C.祖冲之D.杨辉8.在角、等边三角形、矩形和双曲线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

3、对称的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9.已知抛物面方程2x+y=z(1)求抛物面上点M(1,1,3)处的切平面方程;(4分)(2)当k为何值时,所求切平面与平面3x+ky-4z=0相互垂直。(3分)10.已知向量组a=(2,1,-2,),a(1,1,0),a=(t,2,2)线性相关。(1)求t的值;(4分)(2)求出向量组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3分)11.有甲、乙两种品牌的某种饮料,其颜色、气味及味道都极为相似,将饮料放在外观相同的6个杯子中,每种品牌各3杯,作为实验样品。(1)从6杯样品饮料中随即选取3杯作为一次实验,若所选

4、饮料全部为甲种品牌,视为成功。独立进行5次实验,求3次成功的概率;(5分)(2)某人声称他通过品尝饮料能够区分这两种品牌,现请他品尝实验样品中的6杯饮料进行品牌区分,作为一次实验,若区分完全正确,视为实验成功。他经过5次实验,有3次成功,可否由此推断此人具有品尝区分能力?说明理由。(2分)1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用行为动词“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描述结果目标,请解释了“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的具体含义。13.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以“有理数”一章为例,说明设计数学书面测验试卷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1小题,10分)14.已

5、知f(x)是[a,b]上的连续函数,设F(x)=,x[a,b],证明:(1)F(x)在[a,b]上连续;(5分)(2)F(x)在[a,b]上可导,且F(x)=f(x)。(5分)四、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5分)15.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请分别阐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含义;(6分)(2)举例说明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6分),并阐述二者间的关系。(3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20分)16.案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几何观察能力等,一节习题课上,甲、乙两位老师各设计了一道典型例题。【教师甲】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

6、BSD中,E为AD边上一点(不同于A、D),连CE。在该正方形边上选取点F,连接DF,使DF=CE。请解答下面的问题:(1)满足条件的线段DF有几条?(2)根据(1)的结论,分别判断DF与C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教师乙】如图2,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D、AB边上的点(点E、F均不与正方形顶点重合),且AE=BF,CE、DF相交于点M。证明:(1)DF=CE(2)DFCE问题:(1)分析两位教师例题设计的各自特点;(10分)(2)直接写出教师甲的例题中两个问题的结论(不必证明);(4分)(3)结合两位教师设计的例题,你还能启发学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请写出至少两个问

7、题)。(6分)六、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17.针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与解法的一节复习课,教学目标如下:①进一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②进一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③会运用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④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在理解相关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问题: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落实上述教学目标①、②,请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