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

ID:24498366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4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_第1页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_第2页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_第3页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_第4页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述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新闻细节描写对受众逆反心理的解构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受众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受众的需求时,受众便会相应产生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媒体信息产生信任危机,对媒体所报道的信息产生怀疑,不愿接受新闻所传递的信息;2.对报纸上的信息做消极解读,甚至反向理解传播者意图,使信息不能按传播者的愿望进行传播;3.受众对传播假新闻的媒体产生厌恶情绪,并对其进行讽刺与抨击,以表达对媒体的不满。 摘

2、要: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信息并非无所不能,受众也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媒体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要认真揣摩受众心理,对受众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报道。本文从以新闻写作中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对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理由加以分析,阐述细节描写在消解受众逆反心理时起到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并树立媒体的公信力。  关键词:细节描写;受众;对抗式解码;逆反心理  1672-8122(2013)11-0132-02  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末,人们普遍认为大众传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魔弹

3、论”也就应运而生了。著名的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对其进行过如下表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光亮一样直截了当。”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偏颇。它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受众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媒体信息,而影响信息接收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则被忽略了,受众在接收信息时,主观的、积极的、能动的选择能力也通通避而不谈。新闻传播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编码与解码过程,英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在《制码/解

4、码》(Encode/Decode)一文中认为,受众在对解读媒体传播的信息时,可能出现三种立场,他称之为“三个假想的解码立场”,“对抗立场”便是其中之一。这种立场认为,解码者很可能完全了解讯息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编码的,也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作用和内涵作用的曲折变化,但却对此置之于不顾,自行找来另一个诠释架构,因此使得解码的结果与编码者所欲传达的作用完全背道而驰。受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逆反心理便可视为一种“对抗式解码”的体现。  一、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当报纸新闻信息违背新闻规律,出现虚假新闻,不能满足受众的

5、需求时,受众便会相应产生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媒体信息产生信任危机,对媒体所报道的信息产生怀疑,不愿接受新闻所传递的信息;2.对报纸上的信息做消极解读,甚至反向理解传播者意图,使信息不能按传播者的愿望进行传播;3.受众对传播假新闻的媒体产生厌恶情绪,并对其进行讽刺与抨击,以表达对媒体的不满。  二、受众产生逆反心理的理由  (一)虚假新闻泛滥,导致媒体公信力下降,引发信任危机  引起受众不信任的根源是新闻内容的虚假。新闻报道就是对事实的图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之源、力量所在。新闻工必须贴近实

6、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搞好调查研究。有事实才能写新闻,没有事实就不能写新闻;有什么样的事实写什么样的新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部分媒体为了博噱头、赚眼球,罔顾新闻与规范,捏造新闻事实,虚构新闻内容,欺骗受众。媒体公信力大幅度下降,受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也大打折扣。  (二)部分媒体新闻报道业务不够专业,可读性差  众所周知,新闻作品是媒体的生命之源,而新闻作品的质量更是决定媒体能否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关键。但一些记者对新闻业务并不精通,尤其疏于对新闻写作的钻研,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套话连篇,无法精准、

7、全面地对新闻事实进行描写,极易导致作品的片面与极端,引起受众反感。从人的感觉来说,眼见为实,越是细致形象的描绘越可以消除心中的疑惑,而理智、全面的表达方式也更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同。  (三)由于自由选择受到限制,受众将不可避开地以猎奇心态对未知的新闻事实进行揣测与猜度  新闻媒体对事件报道的缺失会使一些受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揣测到的意图和事件的全貌。这样极易造成解码的偏差,即信息误读。而猜测并不能准确反映事实的原貌,受众得不到了解真相的满足,无法对信息的获取进行必要的选择,进而对媒体产生

8、质疑,造成信任危机。  总而言之,受众的逆反心理是由媒体操作不当造成的,为了避开逆反心理对信息传播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新闻实践中,媒体应最大程度保证新闻质量,求真务实。具体到写作运用上,细节描写是消解受众逆反心理的有力工具。  三、细节描写的具体运用  紧扣主题的、生动的、有特点的新闻细节,不仅可以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增强新闻的厚重感,更有助于受众深刻理解消息内容,满足受众需求。一篇好的报道,之所以能吸引受众,引起读者共鸣,精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