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

ID:24512991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_第1页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_第2页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_第3页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贴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索:影响建筑物结构用钢量的宏观因素,首先是建筑物的体型(平面长度尺叶及长宽比、竖向高宽比、立面形状等),其次是柱网尺寸、层高以及主要抗侧力构件所在位置等。1平面长度尺寸:即结构单元是否超长,当建筑物较长,而结构乂不设永久缝时就成为超长建筑。超长建筑山于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它相对于非超长建筑主要对待的仅是荷载产生的应力,其单位面积用钢量显然要多些。2平而长宽比:平而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不论其是否超长,甶于两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也即整体刚度)相差其远,在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3竖

2、句髙宽比:这主要针对髙层建筑而言,髙宽比大的建筑其结构整体稳定性肯定不如商宽比小的建筑,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并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势必要设置较刚强的抗侧力构件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这类构件的增多自然使得用钢最增多匀,使得其单位而积用钢量相对于平而长宽比接近的建筑物要多。4立而形状:这是指竖向体型的规则性和均匀性,即外挑或内收程度以及竖向刚度有否突变等。如侧向刚度从K到上逐渐均匀变化,则其用钢量就较少,否则将增多,较典型的有竖向刚度突变的设转换层的高层建筑。1竖向构件布置:有关柱m大小和疏密,基本上在建筑方案阶段己经确定,抗震墙的合理数a及合适位置-•般

3、也在结构工种介入方案设计过程中得到确定。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就是合理地确定墙柱截面,墙柱一般是压弯构件,其配筋呈在多数情况下至少是多数部位都采用构造配筋,因此在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合理取值且满足轴压比要求的前提下,墙柱截面不宜过大,否则用钢量将随其截面增人而增加。住宅建筑的框架或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宥时为了在室内不露柱角而将柱外露,且为了立面的需要又使柱截面上下一致,这种设计方法对于小髙层(+-层以下)住宅是可以接受的,倘若层数再多些,则采用该法肯定会增加用钢量。即使从结构受力角度看,这种设汁方法也是不宜提倡的,因楼层荷载在柱位处会产生较大偏心,尤其是角柱。柱截

4、面种类不宜太多是设计中的一个原则,在柱网疏密不均的建筑中,某根柱或为数不多的若干根柱由于轴力大而需较人截面,而建筑考虑便于装修则希望柱截面相同,此时如将所宥柱截面放大以求其统一,势必增加用钢量。合理经济的做法应是对个别柱位的配筋采用加芯柱,加大配箍率甚至加大主筋配筋率或配以劲性钢筋以提高其轴压比,从而达到控制其截ifii尺寸的目的。这里运用的是个別处理总比大面积增加用钢量更科学经济的道理和做法2利用竖向交通井道而形成的剪力墙简体,其外围墙体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最大,而内部墙体则贡献甚微。在满足结构整体刚度的前提下,简体内部的剪力墙不宜过多过厚和过于零碎,否则

5、会增加该部位墙体用钢量对结构无大作用。从施工角度看,剪力墙形成的筒体越是完整划一,施工就越方便。从受力角度看,筒体内部隔墙若设梁支承于筒体外围墙上,从而增大外M墙的轴力避免受拉对其受力反而有利,尤其是内筒的角部处。3如果是高层建筑,墙柱截面还有一个收级问题。从节省用钢ffi的角度出发,墙柱截面应尽S小,只要符合50MM模数,几乎可以每层都收级,但从结构整体特别是从施工角度考虑,一幢高层建筑的墙柱截if[i变化过于频繁、截面种类过多却不科学,这种只看局部不顾整体、因小失大的做法是不妥当的。正因如此,一幢高100米的高层建筑,其柱截面变化在正常情况下应为3-

6、4次即毎5—8层变化一次,表面上虽然有悖于节省用钢量的基本原则,何从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益来看,却是必要和合理的4水平构件布置:通常指的是楼层梁板构件,其布置原则首先是受力传力合理,其次是使用效果(包括视觉效果)良好,最后冰是用钢量的节省,设计中不能本末倒置。对于公共建筑的楼层,如结构单元两向主轴尺寸相近,则以两向井字次梁布置;如两向主轴尺、?相差甚大,则区分主、次框架,以典型的交梁楼盖布置,其中板跨控制在约3米左右,板厚取100MM,对于住宅建筑,在3—4.5米正常幵间情况K,楼板厚度为100—120MM,应尽®增大板跨,而没必要也不应凡遇隔墙就设梁。当

7、采用高强钢筋时,应使板的配筋山内力控制而非按构造配筋,否则将得不偿失。当板跨小、布梁多吋肯定用钢量会增多,而且可能使楼面荷载多次传递,造成受力不合理。5以桩为基础的地下室底板,采用梁板结构耍比采用平板式结构更可节省用钢量,本文所指的“梁板结构”仅指柱W为整间大板的结构,如果柱网屮添加了次梁,则不仅使施工更为复杂,而且还会增加用钢最,这一点己在大最工程屮得到验证。以竖向交通井道形成的简体,采用桩基础一般都形成多桩承台。布桩时应使桩处于墙体卜这时承台避免受剪甚至能抗弯,其掙度可较小,采用构造配筋率配筋则其配筋量就较少。但大多情况下,布桩无法都设在墙体下,而

8、使承台受剪受冲切,为了满足其受剪受冲切,设计中应从加大承台厚度或提髙承台混凝土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