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苗圃产业调研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

ID:24533951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4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_第1页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_第2页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_第3页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_第4页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有苗圃产业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国有苗圃改革和保障性苗圃建设专题调研情况的汇报一、林木种苗工作及林木种苗生产供应情况:随着近年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区以两个国有林场苗圃为重点、专业户育苗为辅,带动了群众育苗的快速发展。全区共有育苗基地12个,国有苗圃3个,核桃良种基地和核桃采穗圃各1个。每年完成各类育苗面积达400-800亩之间,年出苗量在1200万株以上,可以满足我区各项重点工程造林用苗需要。苗木产业在我区已经初步呈现出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截止目前,本辖区持证进行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经营单位共计12家。从林木种苗供需关系来看,天保、三北、造林补贴、退耕荒坡等这些常规性造林

2、用苗,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是供大于求,特别是1.5_2米以上的侧柏,三年生的油松留床苗因为供求关系,出现了大面积的产品滞销现象。而重点区域绿化所用的常绿、彩叶类的绿化树种,本地货源少,多是依靠外调,育苗户多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对长期投资种苗,培育大规格的绿化苗木信心不足,多持观望和谨慎态度,经营生产中的表现为规模小,树种单一,多以杨树、柳树、中槐、红叶李、碧桃为主。从经营形式上来看,国有林场的苗圃依然起着示范作用,它们充分利用自身在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继续发挥着骨干作用。比如国有高尔塬林场近年就相继引进了辽

3、东栎、无刺花椒、贯叶连翘、红叶杨、油用牡丹等新品种,填补了我区,乃至我市的育苗品种空白。而个体育苗缺乏市场调解能力,经营理念较落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个体育苗户没有育苗经验,存在盲目育苗,一哄而上现象,加上又没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技术应用不到位,管理粗放,导致中槐、柳树等部分苗木密度大、杆型差,嫁接核桃成品苗出苗率低等问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现象,给部分育苗户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其育苗的积极性。二、国有苗圃基本情况:(一)数量、生产、管理基本情况我区现有三个国有苗圃,分别为:耀州区塔坡苗圃、国有柳林林场林苑育苗基地、国有高尔塬林场独石育苗基地、移村育苗

4、基地。国有苗圃的类型有两种,一是老国有苗圃,塔坡苗圃成立于1953年,上世纪,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下,造林苗木主要由塔坡苗圃承担,为我区的林业初期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塔坡苗圃由于体制原因,逐渐由以育用材林和防护林苗木为主的经营格式,转向以繁育城市绿化苗木和经营花卉为主;二是国有林场筹资自建的。柳林林场2011年自筹资金成立了林苑开发公司,开发公司在锦阳办事处的张郝村承包土地200亩从事大规格绿化苗木的培育;高尔塬林场从2009年开始,自筹资金,分别在小丘镇移村、独石村共承包耕地130亩,建设育苗基地两处,以培育容

5、器苗、绿化苗为主。从经费来源上看,有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塔坡苗;有两个国有林场自筹新建的育苗基地,均属于国有性质。耀州区国有苗圃总经营面积386亩,可育苗面积为367亩,年生产能力为800万株。(二)职工生存状况及其他情况耀州区国有苗圃在职人员47人,均为差额事业编制人员,从整体来看,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率为100%,住房公积金均未办理。(三)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情况两个国有林场的苗圃,近年来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探索苗圃发展壮大的新路子。他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胆地调整苗木品种结构,引进了一大批名、特、优、新品种,如银杏、红叶石楠、碧桃、

6、七叶树、连翘、辽东栎、云杉等品种;另外,在苗木栽培理念和管理上加以创新,如种植乔木采用大容器钵体育苗、尝试独干连翘培育,使灌木乔木化,以及尝试不同花色叶色品种的选育。在两个国有林场苗圃,特别是高尔塬林场苗圃的辐射带动下,小丘镇周边村组的农民也在不断的开发苗圃地,这些苗木专业户依托苗圃获取市场信息、技术指导和销售,已初步呈现耀州区种苗产业基地化的趋势。三、国有苗圃改革情况:我区国有(林场)苗圃全部属于林业系统进行管理,均未进行过体制改革。在苗木生产管理方面,一是近几年,逐步加大《种子法》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和“一签两证”的发放,进而规范

7、林木种苗市场;二是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在春季造林期间,对造林苗木进行自查,并组织安排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抽查,提高造林苗木质量;三是积极健全和完善苗圃档案,设立苗圃独立档案,为规范苗木生产和发展做铺垫。(一)存在的问题1、国有苗圃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现存的国有苗圃管理体制僵化,任然沿用老的管理方式和方法,缺乏苗圃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特别是塔坡苗圃,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老化落后、人员素质不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发挥其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2、资金不足,苗圃难以扩大生产和经营。两个林场的国有苗圃重点是为了自给自足,主要是根据林

8、场自身发展需要组织育苗并有计划的生产,为林场造林提供的苗木价格很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