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

ID:24545278

大小:42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5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_第1页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_第2页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_第3页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_第4页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书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DUMPTRUCKUNLOADINGMECHANISMDESIGN毕业设计(论文)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本人完全了解关

2、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所拥有。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日期:年 月日II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自卸车卸载机构设计,在进行本次设计之前我查看了相关的资料及同

3、类产品的介绍,对自卸车的构造、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自卸车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及验证,对液压系统及液压元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计算及校核。本次的研究我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一定的工程设计工作方法和经验。关键词自卸车、卸载机构、机械、液压、设计II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Thistopicisdesignedtounloadtippermechanismdesign,priortothisdesign,Iseetheintroduc

4、tionofrelevantinformationandsimilarproducts,constructionofthedumptruck,works,researchstatusanddevelopmenttrendshaveafullunderstandingandmaster.Onthisbasis,wedumptruckonthemechanicalstructureofadetaileddesignandverification,andhydrauliccomponentsofthehy

5、draulicsystemdetaileddesign,calculationandcheck.Thisstudyweusedacombination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methodstoobtaincertainengineeringdesignmethodsandexperience.KeywordsDumptruck,unloadingmechanism,mechanical,hydraulic,designII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

6、II1绪论1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11.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11.1.2本课题研究的依据11.2自卸车的发展历程21.3自卸车的简介及分类31.3.1自卸车的简介31.4国内外自卸车的研究现状61.5国内外自卸车的发展趋势71.6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81.7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路线91.7.1本课题研究的内容91.7.2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92总体方案的设计与确定102.1技术参数的确定102.2动作方案的确定102.3主要结构的设计与确定102.3.1车厢结构的设计与确定102.3.2

7、车厢板锁启机构的设计与确定122.3.3举升机构的设计与确定123卸载机械机构的设计与计算173.1举升机构的设计与计算173.2自卸车车厢的设计与计算213.3取力器的设计与计算224卸载液压结构的设计与计算254.1液压缸公称压力的确定254.2缸筒内径的设计与计算254.3活塞杆的设计与计算2610毕业设计(论文)4.4液压缸壁厚的设计与计算264.5液压缸其他尺寸的设计与计算274.6液压缸缸筒外径强度的校核284.6液压缸活塞杆直径强度及稳定性的校核284.7密封装置的设计与确定294.8

8、排气装置的设计与确定304.9缓冲装置的设计与确定305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325.1液压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设计325.2液压控制系统的布局33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10毕业设计(论文)1绪论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依据1.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现在的汽车生产单位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来进行学习还有吸收。努力自主创新,使得自身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缩短了汽车邻域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专用性等特点。微机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字化视屏技术等高新技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