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

ID:24606672

大小:5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_第1页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_第2页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_第3页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_第4页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协助、分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任,义不容辞。【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保护;传承【中图分类号】G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52(2011)09-00-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必然要协助、分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任,把学校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中国的历史文脉。一、我国民族文化面临的尴尬处境笔者看来,在社会高速发展变革的今天,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正面临着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淹没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了当今

2、制约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现代化步伐,外来文化可能会对中国文化的走向发生更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我们青少年儿童中,对于他们来说,孙悟空、猪八戒远远没有国外的櫻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看着带劲,很多媒体、报纸、电视更是宣扬中国人如何欢度圣诞节,其势头远远超过了我国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受生存环境的改变,传承人老龄化,以及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使这些多

3、以人的口传身授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会有“人亡艺亡”的危险。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国家、民族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4、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人们的文化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变化,而传统文化也因为其固定的文化形式,不能随着时代而改变自身的文化特质,不被部分以追求时尚、时髦、前卫为目标的年轻人所接受,而为了迎合他们的需求,吸引眼球,媒体从一定角度而言也降低了“非遗”的宣传力度,乃至这些祖辈传下来的文化正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也就不奇怪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衰落了;而在农村里,由于市场经济化,传统文化不能为传承者带来更多的财富,越来越多的农民,都跑出去打工,以求养家糊口,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学习,更何谈保护和传承。所以我们在校园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

5、捷。、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佳途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消失和流失,面对这种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民间艺人或演出团体等方式进行传承,或者就是由民间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传承,但笔者认为校园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几年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事例屡见报端。学校是作为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另一种尝试,又为学校教学资源的拓展形成了有力的补充,这样的结合是有效的。在承德为了培养清音会和推广年青受众群体,将承德民族师范

6、学校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努力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入职业教育,这样的结合,开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新路子。正如田阡在《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对策》一文中就指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同,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学校是人的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倡导和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无疑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最佳选择。在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传承人现场手工技艺演示,“非遗”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专家与青少年

7、学生面对面交流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引导学生充分領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刻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他们的热情,进一步增添校园文化建设新的特质和气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小做起,从学生做起。用教学的方式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通过对剪纸、雕刻、参观实践等教学手段,让青少年更直观生动地认识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校真正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优秀文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和示范“窗口”。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