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教案

ID:24673839

大小:4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4

苏轼词两首教案_第1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_第2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_第3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_第4页
苏轼词两首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苏轼词两首教案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苏轼词两首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教案,关注实用资料栏目。  苏轼词两首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苏轼词作的写作背景,掌握苏轼创作的有关知识。  2、掌握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词作所要表达的思想领袖人物 情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  2、鉴赏词的写作技巧,学习烘托的手法和从生活小事中提练哲理的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例词作中的“画面美”,品味词作豪迈、雄浑

2、、壮阔的意境美。  4、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作中作者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的英雄气概。  5、通过“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进一步理解苏轼及其豪放的诗词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  通过对两首词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苏轼,了解其曲折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他即使面对打击、身临困境,也能保持豁达、超然、洒脱、乐观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他俩的人格和面对困难保持乐观通达的精神状态。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熟读并背诵两首词,理解词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3、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难点  通过景物描写与人物形象塑造来抒情表意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知识预热  (参见《优化探究》第37页“双基集萃”。)  辨别字形,辨识词义,分析掌握词中特殊句式,积累名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  大家还记得《赤壁赋》中描写曹操的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背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

4、槊赋诗,因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寥寥数语,一位纵横驰骋的政治家、诗人曹操的英雄便跃然纸上。我们惊叹一代文豪苏轼非凡的笔力和同样不俗的气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

5、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背景资料: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这首词。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三、诵读赏析、探究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  1、放录音。  

6、2、初读“感基调,明词意”——反复诵读,理解词意  整体感知性诵读提示:全词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即情感基调如何?)全词该用高昂激起的语调来读,不是用沉郁舒缓的语调来读?上下阕有没有区别?最后一句呢?  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学生自由诵读,同时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词作,然后概括词的主要内容。  明确词的上阕咏赤壁,以写景为主,描写了大江、故垒、乱石、惊涛等壮丽景色,引发以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词的下阕主要刻画了周瑜年轻有为、气宇不凡、从容潇洒、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并发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慨叹。  3、再读“品语言,入意境”  

7、(1)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奠定了全词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怎样引起下文的?应该以怎样的语速、语气、语调去读?  明确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即将一条浩浩荡荡、不舍昼夜、奔腾不息、向东疾逝的长江推到了我们面前,澎湃的浪潮激起了我们胸中的豪迈之情,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②“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淘尽”一词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19★精品文档★千古风流人物”搭配,饱含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人生短促而事业难成的喟叹,于豪迈雄浑中又融入一丝“苍凉悲叹”;同时将下文“

8、周瑜”的身份归入“英雄之列”,自然而然引出对他的歌颂。  ③“大江”二字应缓势低起,“东去”重读且拖长,“东”字音调渐扬至高,“去”字音调本为仄音,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