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

ID:24676904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_第1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_第2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_第3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知识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路线设计的依据和任务:(1)依据:应根据公路的功能、交通景,以M:在路网屮的地位和作用,丼考虑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项目影响后的产业介局,正确选择技术标准。(2)任务:确定公路等级、路线走句、走廊和主耍控制点;提!li建设规模,为项R立项提供依裾。公路按功能分类:公路功能可根据公路在公路网中的不同地位与作用,结合人们岀行特点和需求特征,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农村公路三类。其中T线公路乂可分为主T线公路和次T•线公路,集散公路可分为主集散公路和次集散公路。农村公路不再分层次。(1)干线公路:应为用路者提供高效的机动性(通过性),从県减少出入U、支路汇入和平面交叉的数量。(2

2、)集散公路:应以汇集地方交通、疏散干线公路交通为主,承担衔接与过渡性道路的作用,既要提供一定的出入口、支路汇入和平面交叉,又要对出入口、支路汇入和平Ifii交叉数量进行一定的限制。(3)农村公路:应直接与用路者的出行端点相衔接,以提供通达性为主,应开放出入口、支路汇入和平面交叉。髙速公路的特点: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午:道公路。全部控制岀入的高速公路应具备的条件:必须具有4条及以上车道,必须设中间带,必须设立交,必须设禁入栅栏。一级公路的应用:(1)一级公路不能用作主干线公路。(2)—级公路作为次T线公路时,多数交叉应采用互通式立交,个

3、别交叉可采用〒面交叉。(3)一级公路作为主集散公路时,平而交叉较多,设计重视不够,存在车速低、事故率高的突出问题,必须采取确保高速运行和安全的措施。(4)措施:设置慢车道、增人平面交义间距、采川渠化平面交义、采川生路优先或信号交通管理方式等。公路接入方式:公路的接入控制与接入管理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合理确定。接入方式按控制程度不同分为完全限制接入、部分限制接入、接入管理、支路进出口管制等四种形式。①"完全限制接入〃是将优先权全部赋予主线上的通行车辆,公路的接入完全由立交的匝道来实现,避免被交道路直接连通公路。②“部分限制接入”是有选择地将优先权赋予主线上的通行车辆,接入形

4、式根据相交道路的不同功能与等级,选择立体交义或〒面交义。③"接入管理"是对相交道路接入点的选位、设计、运营管理以及对不同类型交通源接入地点进行评估与选择。④"支路进出口管制"是对不限制接入的被交道路实施某种程度的控制与管縄措施,接入点位置、数量以及接入点的儿何设计均应保证主路交通的安全与效率。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1)可行性研究阶段总体设计主要工作内容:①根裾总体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索,结介项FI建设条件和特点,提出总体设计指导思想,冇针对性地制定项目总体设计原则;②根据预测交通量和建设条件综合确定项目的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及建设规模;③根据项0区域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

5、等£1然条件,确定路线走14和走廊带方案,拟定重大工程方案;①根据公路在区域路网屮的作用,确定路线起终点、主要控制点及与K他相交公路的连接关系;②提岀设计阶段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总体设计问题。公路选线的工作方法:(1)初步设计阶段应将所收集资料进行归纳整现,展布在选线所需的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上,并根据公路等级选用现场定线、纸上定线或三维互动(CAD)定线。①二级、三级、叫级公路一般可采用现场定线,有条件吋宜采用纸上定线,地形受限时采川现场定线与纸上移线、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法;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采用纸上定线与现场核杏相结合的方法;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景观要求高的公路宜

6、采用计算机三维互动定线并现场进行核查。⑵技术设计阶段应在初步设计收集资料的范础上,补充收集技术设计所需的基础资料,测量影响路线线位的控制点和控制断淅,采用纸上定线并进行现场核对。⑶施工图设计阶段成进一步补充收集基础资料,测量影响路线线位的控制点和控制断面,根裾控制要素进行纸上定线并现场核对、测呈•放线并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调整。长大纵坡的技术保障措施:爬坡车道:(1)在公路纵坡较大、较长路段,速差较大的:午:辆混合行驶吋,大型午:车速下降,小型车行驶白由度卜*降,超车机率增加时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解决办法是在陡坡路段增设专用车道,将人型车从正线车流屮分离。(2)设

7、置条件四车道高速公路和-•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连续上坡路段,符合下列怙况之一者,可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①沿连续上坡方昀载重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表10的容许最低速度以卜*时。②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③经设S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赀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吋。(3)爬坡车道的布设①爬坡车道应没于上坡方问主线行车道右侧,爬坡车道宽度3.5m(含其左侧路缘带0.5m)。②商速公路、一级公路的爬坡车道应紧靠车道外侧设置,可利用硬路肩宽度。二级公路的爬坡车道应紧靠车道外侧设置,可利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