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ID:2468031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14-02  一、现代农村教育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滔滔浪潮席卷中华大地,素质教育形势喜人。然而,大多农村的中小学校在发展素质教育方面仍徘徊不前,教师工作能力的优劣评判标准依然是学生的成绩的优劣,这就迫使广大教师不得不沿用"应试教育"的那套做法,只关心学生的分数,不考虑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各种技能,以致造成"高分低能"的"好学生"。究其原因,没有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评价目标的教学管理评价模式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

2、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教学改革入手,做法如下:  1.增加信息量,提高学生摄取正能量的能力4  目前,许多农村中学的硬件设施如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都不健全;远程教育栏目形式呆板、陈旧,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电视、报纸、有益的刊物等数量不够;缺乏接近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影像作品。笔者认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要给学生订一些国内的优秀期刊、报刊,并引导、激励学生拓展知识面,努力多读一些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杂文等,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收看具有正确导向的电影、电视、视频作品,传递正能量。通过耳闻目染,感染和转化学生。调动家庭、社会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取得素质教育的更大发

3、展。  2.政治课教师须更新观念,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政治课在课程安排上一直不受重视,甚至有些学校把政治课当做"副科"来对待,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教,教条条、划条条、背条条就可以了,结果是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的"背多分",严重影响了农村学校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前导性和未来性的特征决定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与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要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农村政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放长眼光,从民族的高度来认识自身的职责,增强奉献精神,做到诲人不倦。学校应安排专业对口或相近的教师担任政治课教师,形成专职

4、的政治课教师队伍。上级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给政治教师进修的机会,鼓励政治教师创新,对有突出贡献的政治教师给予各类物质和精神奖励。  3.教育主管部门须重视农村学校政治课的课程设置4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和城乡差别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简单概括为:为了"跳出农门而努力",为跻身社会的上层而努力。世界各国的农村教育教学普遍存在为升学和培养国家、民族优秀人才服务的问题。课程的编制只考虑"升学"和"培养国家英才"的需要,对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缺少必要的关注。学校教材的编排、课程的安排存在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忽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应用性等问题,脱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5、实际,形成教材和现实脱离,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学科内容繁杂、偏深、偏难,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高分低能",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社会接班人的培养。  4.构造科学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  就目前来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还没有摆脱传统评价观念的束缚:一方面,把对教师的评价与评判等同起来,把对教师的评价与量化指标等同起来,将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的所有待遇直接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依然处在被评价的被动位置,教师没有表白、自省和反思的机会及空间。为了打破这种不良局面,构建真正有利于教师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专

6、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在学习和吸收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构建既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有效地对教师进行评价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评价体系。  二、"填鸭式教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填鸭式教学"(即灌输式教学),着力解决灌输与探究的关系。灌输教育要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首先,将"灌输"曲解为教师对学生强制性的生塞硬灌。在进行灌输教育时,要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为基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同样的地位上进行平等交流。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才能真正灌入学生的心田,输入学生的脑海,变成

7、学生的精神食粮,产生最佳的灌输效果。4  其次,认为"灌输"教育无用。在政治课教育教学中,灌输教育这一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灌输"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运用。就人的发展而言,"灌输"与探究都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倡导探究,是因为过去过多地倚重于"灌输",把"灌输"置于中心地位;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来看,通过"灌输"获得的是间接经验,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经验则可以直接为他们所用。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