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

ID:24681007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1页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2页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3页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4页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市政给水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及应对措施大唐(北京)水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97摘要: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要根据《建筑施工中的给排水规范》使用标准和规范要求,合理处理污染的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循环保护,以及规范使用水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节约施工工艺,积极推动市政水处理系统的循环使用[1]。木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某市政给水项目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工程的做法,进而了解庞大的市政给水工程项目中施工质量的关键点,避免产生质量通病,为市政给排水施工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确保市政给排水施工的质量[2]。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通病一、市政水处理系统主要工程

2、量及施工流程1、主要工程量某市政给水工程建设模式为EPC总承方式建造,主要有以下分项工程组成:配电间、筒仓间、脱水机房、储药间、澄清池、加药间、综合水泵房、变孔隙滤池、地下水池、设备基础、电缆沟和道路等。二、施工要点及方法施工工程(1)钢筋工程1)钢筋工程施工顺序为筏板基础和独立基础及柱插筋。2)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先对其外观进行检查,核对质保书的各项技术指标,并按规定进行复试,取样时邀请甲方代表或监理人员旁站监督。钢筋等复试合格后再投入工程使用。3)钢筋的接头形式、位置、搭接讼度、锚固讼度等做到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规定的要求。4)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在

3、理解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编制施工下料单,并将下料单送项0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再交班组操作人员进行取料加工工作。5)对钢筋焊接接头严格按照焊接施工规范进行取样试验,试验合格后再投入工程使用。钢筋焊接工作由焊工持证上岗。6)钢筋绑扎前,根据砼垫层上所弹墨线位置进行试排,然后用粉笔画出钢筋位置,依次进行排放。7)桩、墙钢筋施工吋认真核对图纸,确保钢筋的型号规格正确。所有桩、墙插筋下端应有平直弯钩,伸至梁钢筋处,并焊接牢固。为防止桩筋移位,在地梁钢筋表面设置柱筋定位筋,并用电焊焊接牢固。8)底板按规定放置砼保护层块,以确保钢筋的有效保护层。9)钢筋绑扎完成后,邀请

4、建设单位、监理公司的有关人员和设计院设计人员、质监站质监员进行验收,在验收合格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2)模板工程1)模板采用木胶板制作,根据地梁的具体断面尺T在木作加工车间定型配制,加劲肋采用60×80松木方。模板支撑体系用O48×3.5焊接钢筋加扣件。2)基础承台四周用木模支撑。3)地梁高度超过600mm吋,加设对拉螺杆,螺杆采用中12钢筋制作,横向间距不超过80mm。4)在支模吋严格控制断面尺T,保证模板接缝的严密,防止漏浆,同时保证梁位置的正确,防止出现位移现象。5)在支模工程完成后,及吋进行技术复核工作,复核模板

5、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复核模板的轴线、标高、断面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在技术复核符合要求后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砼工程1)采用商品砼,砂、石子、水泥等原材料必须符合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在试验室配制试验配合比。2)在施工现场装备1台搅拌机。3)砼配比必须准确,石子、砂、水泥等原材料采用自动配料机过磅计量配料以保证原材料计量的准确。4)砼运输机械采用汽车泵。5)在浇筑吋按顺序进行,砼振捣必须密实,无漏振现象。做到振动棒插点均匀,快插慢拔,掌握合适振捣吋间,以砼表面平整,不冒气泡,无明显沉落为合适。6)浇砼吋,按规定留置试块,制

6、作吋请监理人员旁站监督。严格控制砼坍落度,每工作台班坍落度检测不少于2次。7)砼浇筑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在养护周期内由专人负责浇水。三、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蜂窝蜂窝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主要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吋间不够。4)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5)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6)基础、柱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

7、混凝土,造成水泥浆流失。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米吋设串简或溜槽;浇灌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在下部浇完间歇1〜1.5小时,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料脖子”。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7)模板表面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吋混凝土表面补粘8)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8、。9)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10)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