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ID:2468690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_第1页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_第2页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_第3页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一所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自身特点、以及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高职院校学风若干现状  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由于笔者供职于学院教育督导部门,通过督导专家听课反馈意见、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学生,归纳高职院校学风有以下典型表现:  (一)上课迟到、缺勤、纪律差等现象屡屡存在。上课玩、睡觉、吃零食、讲话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学生不带教材、文具,甚至两手空空来到教室;在教师

2、授课过程中,不作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对教师的管教无动于衷。  (二)高职学生没有课余时间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余时间的教室,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身影,晚自习时间形同虚设;教师所希望的课前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复习、知识拓展阅读的要求,在高职院校学生中非常罕见;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利用效率不高。  (三)学生对考试成绩不以为然,对待挂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很多学生考前不复习,考试过程伺机抄袭或者干脆交白卷,甚至影响到正常参加考试的学生,考场纪律的严肃性遭到破坏。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观念原因。社会评判仍存在唯学

3、历是高,认为高职教育层次较低,对高职教育培育出的人才认可度不高。这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学生把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看成是学业的失败,缺乏目标和理想信念,学习懒散、被动,甚至很多学生抱着来到学校混文凭的想法。  (二)学生自身原因。通过高考统招的高职生录取分数偏低于普通高等院校,这些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入学后很难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也较低;通过提前招生和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更加薄弱。  (三)教学制度原因。专业设置不合理,有些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轨,专业发

4、展前景和就业环境不好,降低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缺乏对高职学生特点的了解和研究,教学效果差,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师评价和考核偏重科研,对教学重视不够,不利于学风建设。  (四)校园文化原因。相比较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校园文化重形式轻内涵,很多做法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学生学习状态受到周围差生影响,导致一个人不学习,其他人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没有群体学习氛围。  三、良好学风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学风的建设,需要规章制度先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现了治校的指导思想,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约束力,有助于培养

5、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风建设。目前,学院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然而学生对这些制度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务、学生部门、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强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二)良好学风的建设,需要以课外活动为契机。调查发现,学生在参与课外活动、技能大赛中积极性高、兴趣浓厚,体现了极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主观能动性。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技能大赛、社团活动为契机,以职业技能大赛、新生入学教育、文体活动为教育载体,在广大学生中树立奋发有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榜样,

6、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良好学风的建设,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维护。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学风形成有赖于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其中,教师在学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要严把用人关,选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较高的专任教师,使他们教学科研活动中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重任,创造出浓郁的科学技术文化氛围,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乏味的学习变为主动有趣的学习。  (四)良好学风的建设,需要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配套完善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运动场,是学风建设的雄厚物力保障。只有大力改善

7、校园基础设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才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才能为良好学风形成提供可靠保证。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通过进行绿化改造、综合规划、艺术设计,营造高雅的人文景观,使校园育人环境日趋文明优美;另一方面,还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