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目标,评价到位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

ID:2469399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_第1页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_第2页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_第3页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_第4页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有目标,评价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有目标,评价到位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教学评价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环节。教学目标明确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内部结构的把握,有助于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心有目标,评价到位,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才能让师生达到心灵的共鸣,才是优质课堂的评价;而离开目标的随意评价,则可能使学生偏离数学轨道,阻碍甚至抑制学生对数学的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一、掌握好评价的导向  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只有依据教学目标,合理导向,才能够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便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

2、思维动向,从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反之,随意评价,将误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5  记得在教学青岛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30页《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时,我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学生纷纷举手,"老师,蜜蜂都是国王生的吗?"我问:"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平日看书丰富的同学,准确地做了回答。我赞赏地点点头,"这个同学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啊!还有谁要提问题?"霎时,同学们纷纷举手,"侍从是干什么的?""保育员是不是就负责照顾蜜蜂宝宝的?""我知道蜜蜂都是蜂王生的。"一时间数学课成了语文词语解释课了。问什么的都有,课堂有点失控了。这时我意识到我的提问,

3、偏离了目标,我的赞赏,加速了学生偏离数学轨道的脚步,只好草草收场。课后我认真反思:如果这节课我请学生先仔细观察图,一起学习有关数学条件后,再问:你能根据图的意思,提出简单明了的数学问题吗?也许结果就不是当时的样子了。  由于我不严密的提问、错误的赏识导向,虽然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数学新授课变成了看图想象说话课。表面上看,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做到了以人为本。事实却是,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时空被占据了,影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有的发展。我的赏识失去了数学味儿。赏识时,忘却了数学课程的目标,忘却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归根结底,问题出在我的教学目标意识不强,一味赏识学生,没

4、有注意导向。  二、把握准评价的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应注意抓住评价的时机,不要急于去评价学生,给学生一点时间,说出自己的想法,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5  二年级下册第44页有这样一道题:两条裤子,5件上衣。裤子只标了一种价钱:172元,衣服标了三种价钱:508元、456元、90元。当我问学生"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你有几种搭配方法时?"大部分学生说有3种,我请学生们列算式解答,这时一只小手举起来,说:"老师,有10种搭配方法"。同学们哈哈大笑,哪有那么多啊?看他被同学笑得不好意思的样子,我说,你到黑板上来算吧,跟老师和同学交流下你的

5、想法。他来到黑板上,和其他同学一样,只列出了3种算式。"你刚才说是10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说看吧?"他嗫嚅着说:"我的意思是,两条裤子分别和5件衣服搭配,一共有10种方法。"我微笑着点点头,并适时点拨:"10种搭配方法中,价钱变化有几种呢?"他和同学一起回答3种,我笑着对他说:"感谢你同学,你让我们对这道题,理解得更透彻了。"他很开心地回到座位上。我很庆幸给他时间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一时着急,让他坐下,他今后还能发表看法吗?学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不能忽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应该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让学生说话,"你刚才说是10种,一定有自己的想法,跟大家说说看吧?",给学

6、生一点时间,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还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教师的一念之差,可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发展趋向。这"一念"就源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源于教师的目标意识。  三、选择对评价的契机  全面理解课程目标,对"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条分缕析,既把握每个方面的要义,又准确理解相互间的辩证关系。有了对目标的全面理解,就会明白课堂不仅是知识、技能传递的殿堂,还是数学思考、问题解决的场所,更是人性培育的圣地。有了对目标的全面理解,才会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才能选择对评价的契机,才有可能做出恰当的评价。5  二年级下册第33页第9题:

7、丁芳家、小刚家、书城都在同一条路上。丁芳说;我家离书城2000米,小刚说:我们两家相距300米。问:小刚家离书城多远?学习这样道题时,学生经过一翻思考后,部分学生想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小刚家比丁芳家远300米,答案是2000+300=2300(米)另外一种情况是小刚家比丁芳家近300米,答案是2000-300=1700(米)这两种情况,都是丁芳和小刚在书城的同一边。这时有个学生起来问:"老师,也可能小刚住在书城的另一边呢?他俩不一定非得住在一个方向啊?"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