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

ID:2469949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上传者:U-991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_第1页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_第2页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_第3页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导读:《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是一篇相关集注和君子的毕业论文正文格式,免费分享阅读下载是对毕业生写作论文有着参考意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摘要:《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体此篇原创lun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集注和君子毕业论文正文格式成于乐.[2]88《集注》曰:诗本性情……故学者初,以兴起其善恶恶心而不能自者,必于此而得,礼以恭敬辞逊为本……故学者中,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摇夺者,必于优质集注院校论文写作技巧分享播放次数:2812评论人数:1920此而夺,乐以养人性情…… 姑学者学终,以至于义精仁熟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是学成[1]142.由此见诗、礼、乐孔子治学中的重要性.孔子一直重视《诗》的价值,认为诗以鼓舞人的心志,陶冶人的性情,从而培养起向善的心念礼是个人也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人只有言行举止合乎礼,知礼守礼,能被社会接受音乐能陶冶情操,对人的性情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此三者,是孔子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孔子认为人生涵养要达到的境界.三、为学方法孔子为学十分勤恳、认真,他的为学方法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学思进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8即是说,只读书不思考会茫然无序,陷入困境,只思考不学习,则会偏离治学正道,刘宝楠《论语正义》中说:学而不思则罔者,言为学法,既从师学者,则自思其余蕴,若虽从师学而不寻思其义,则惘然无得也思而不学则殆者,但自寻思而不往从师学,终卒不得其义,则徒使人精神疲劳倦怠.[3]57学而思能举一反三,思而学能明白辨出事物中蕴涵的深层道理,以,学思应当进,不偏废.孔子又说:以思,无益,学也[2]168,他认为为学不能凭空思索,耗时耗力,但得甚微,片刻学,这从侧面说明了学思重的思非毫无根据的空想.2。学以致用 学问道无止境,为学路也是无止境,为学功夫的落脚处便是实践,学习必须与应用相结合.他说:诵《诗》三百,授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2]135这是说即便是熟读了《诗》三百,但内不能治理国家,外不能与他国互通,这样的读《诗》,虽然读得多,却没用任何用处,样,读其他书也是此,不能把书中的道理付诸实践,没有读书是没什两样的.见孔子非常注重学与用的结合,认为平日读书明理但不躬行实践,无时无刻不讲道论德而行事上却有疏忽的人,不是真正有学问人,这样的人虽学未学.四、治学态度孔子认为,君子的一个特点是学,何为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有道,而正焉谓学也![2]9学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为学的正道,不求安饱,为学存高远志向,其志道,敏事慎言是为学用功道,安贫乐道,苦思力学是君子为.无求饱无求安与颜回箪食瓢饮意境相通,体现圣人乐精神心灵大乐.时,孔子为学道也是一种修养功夫:子曰:默而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与我哉![2]66体现了浓厚的道德修养的意味.谓默而识不仅仅是将学的知识、道理默记于心,还具有道德修养的含义.《集注》: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本篇关于《论语》之孔子为学思想管窥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经典选题1]133此处默默具有默默审查、敬畏谨慎,反查内心的反省意,这正是谨言慎行的修养功夫的体现,也是孔子说的讷于言而敏于行. 学贯通全本《论语》,孔子论孝、论政、论君子、论礼等,实现的方法无外乎是一个学字,而孔子说的学包括学知识和学为人两个方面,其重点是后者,即学为人,从贤贤易色一章便看出这一点,修德学文前,修德是修文的基础,修文修德后,修文反过来促进德行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但先后有分,本末有别.也以说孔子论为学实质于论为人,为人的最高境界是成仁成圣,仁者圣者体现为学方面是知最高善性,体现人的品格上便是讷言敏行的君子德,体现为政国上便是养民以惠,由此,孔子学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显而易见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