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ID:2471752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大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有留守经历、独生子女、父母离异等背景的学生较多,网瘾、厌学情绪、暴力倾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大专院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大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大专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不好,问题学生较多,难于管理,究其成因有很多,其中存在心理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个因素。  一、大专院校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缺乏学习兴趣,厌学心理严重。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

2、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1]大专院校的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压力下勉强来学校继续上学,旷课、迟到早退、上课玩等现象严重,思想上认为学习无用,行为上消极对抗。少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学业,学习一段时间后自动退学或者旷课过多违反学校纪律被开除学籍。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紧张。目前在校大专生多为95后,个性独立,凡事只考虑个人的感受和利益,不会换位思考。宿舍生活中矛盾较多,心理承受能力弱,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无心学习、逃课、外宿的现象较多。有些学生采取不合理的方式宣泄心理压力,存在抽烟、酗酒等有害身心健康的

3、行为。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常用怀疑的眼光看别人,自私自利,无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校园中感到孤独无助。  (3)过度依赖,沉迷于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智能的价格降低迅速降低,上网资费也逐渐降低,大部分大专院校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较长,课余时间基本都在上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依然不离手,低头上网玩,对学习内容一无所知。大学生失去了该有的青春活力,不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  (4)就业压力大,焦虑情绪严重。大专学生的就业压力比本科院校学生更大,主要是由于自身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大专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已是大学生,应

4、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缺乏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过高的就业期望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临近毕业,校园暴力事件增多,这与由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个人因素。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从小学到中学普遍以成绩衡量学生的好坏,缺乏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不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对出现的心理问题不积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或者将问题产生的根源归咎于他人,不从自身找原因。  (2)家庭因素。95后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父母过度溺爱,认为孩子不能受一点点委屈,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心理严重,缺乏宽容礼让的良好品质,不懂得与他人合作沟通,

5、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不知该如何与同学相处,人际关系紧张。  (3)学校因素。大专院校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常由辅导员进行,一般对出现问题的学生采取谈心谈话教育的方式,缺乏专业的学科背景,教育效果不明显。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缺乏对问题学生的专业指导。  三、大专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1)开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教师。目前很多大专院校也有心理咨询室,但利用率低,大多形同虚设。应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心理指导方法,还要具有耐心、爱心、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尊重学生的隐私,做好保密工作

6、,让问题学生愿意打消疑虑主动说出心中的困惑,尽力帮助学生走出困惑。  (2)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经常开展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目标的心理健康辅导。[2]可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普查所有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加强指导。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于孤儿、单亲、残疾、有留守经历等背景的学生多加关爱,让学生在校感受更多的关爱。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建立畅通的沟通平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有很大的关系,学校应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协商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此外,还需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合理看待恋爱问题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7、,学习与人相处之道,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缓解压力,养成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