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

ID:2472858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_第1页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_第2页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_第3页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_第4页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类风湿关节炎证治特点论文..【关键词】痹证;类风湿关节炎;辨证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痹证论治首见于《内经》,其方证创立于《伤寒论》,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到今天的《中医内科学》,痹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为医者所认识。类风湿关节炎的证治特点具有痹证证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其自身特殊性。笔者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过程中,既要掌握运用隶属关系的共性规律,又要掌握运用其自身规律,在辨病的前提下讨论其辨证治疗,可使中医治疗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临床疗效。研讨类风湿关节炎的证治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1病因病机疾病初期多

2、以风寒湿邪居多,..风湿热之邪多见于疾病的急性期。情志不遂、饮食失节、过于劳倦等,均可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正气相对不足,易感邪而发病。发病日久,邪气留着关节筋骨肌肉,痹阻经络,气机郁滞,痰浊瘀血毒邪内生。若失治、误治,痰浊瘀血毒邪胶结不除,导致关节肿大、强直、畸形;病重反复发作者,还常出现气血不足及肝肾亏虚的证候。类风湿关节炎呈慢性迁延性,疾病难以短期治愈,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情志变化。而情志的异常变化又影响脏腑气化功能,气血运行不畅,加重关节邪气痹阻。邪气痹阻,蕴而不解,既可以产生毒邪,也可以作为一因一毒认识。邪蕴不解则

3、为毒,热毒灼液为痰,湿停聚也为痰,寒凝津也为痰,邪气痹阻经络,气机不畅加重瘀滞,痰瘀毒胶结难分,这是类风湿关节炎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之一。2临床证候分类及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始发于关节,典型病例多始发在手足关节肿痛。本病临床五大主要症状为多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关节肿大变形、倦怠乏力。其临床证候分类可按痹证证候分类的共性去认识,即五大主症加上病因辨证分为风湿热痹证候和风寒湿痹证候。论治过程再根据患者具体的临床特点,结合脏腑、气血辨证,遣方用药。2.1分型论治2.1.1风湿热痹本型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起病者,或类风湿关节

4、炎活动发作期者。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其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较参考值均明显增高。证见精神不振,急性面容或痛苦面容,病变关节所在呈相应的被动体位,多关节肿胀,病变局部皮色红或黯红、皮温高,舌质红,舌苔黄或黄白腻,脉弦数。治以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为主,辅以解毒化痰。方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减。2.1.2风寒湿痹本型多见于隐匿性起病者或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发作期者,也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证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晨僵,倦怠乏力,病变局部皮色呈黯褐色或皮色不变、皮温不高,畏寒喜热,或便溏,或小便清长,舌质淡

5、、或紫,舌苔白润或滑,脉沉或弦。治以祛风除湿散寒、化痰活血通络。方用乌头汤加减治疗。2.2分期论治2.2.1急性发作期若临床表现为风湿热毒证候,治以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为主,辅以解毒化痰之品。用药时注意湿热病邪特点,湿热胶化易结,湿邪易阻遏气机,过用寒凉药物又易冰伏其邪,可少入白术、苍术、桂枝、威灵仙、羌活等温通燥湿之品,增强除湿之功。邪蕴不解则为毒,热毒灼液为痰,湿停聚也为痰,寒凝津也为痰,邪气痹阻经络,气机不畅,经络不通为瘀,痰瘀毒胶结难分,故在辨证基础上,宜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草河车、土茯苓、瓜蒌、白芥子、僵蚕、路路

6、通、全蝎、合欢、香附等药。若临床表现为风寒湿证候,则治以祛风除湿散寒、化痰活血通络。温经散寒主方之中酌情加入芳香化湿之品,如砂仁、藿香、苍术、佩兰等,因久用辛温香燥之品,耗气伤阴,故宜酌情加入当归、白芍等养血之品。2.2.2缓解期临床表现多为风寒湿证候,或兼有肝肾阴虚证候或兼脾肾阳虚证候或兼气血不足证候。此期临床中常见以下3种情况:①急性发作期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需要继续巩固治疗者,治以标本兼治,多种治法兼而用之,如祛风除湿解毒、化痰活血通络、滋补肝肾、健脾和胃、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湿化,健脾和胃,气血生化有源,从调

7、节脏腑功能入手,以达到祛邪之用。②起病隐匿,初发单关节肿痛,后相继出现多关节肿痛。症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局部皮温不高,皮色呈黯褐色;舌脉象因证而异,如肝肾阴虚者多见舌质黯红或有裂纹,脉弦细或沉细;脾肾阳虚者,多见舌质淡或淡紫或舌体胖大或有齿印,脉沉或脉弱。治宜祛邪以治标,调理脏腑功能以治本,疏通血气,令其条达。③初发单关节炎或两个关节炎,如某一指(趾)关节肿痛,或多见双腕、或双踝、或单侧肘关节肿痛,并且需要排除其他疾病。治疗祛邪重在湿毒痰瘀,并注意应用引经药,重用藤类舒筋通络之品。3结语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过程中,应始终围

8、绕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而痰瘀毒邪胶结难分,则是类风湿关节炎缠绵难愈的主要因素。治疗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扶正祛邪。总结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经验,研究应用类风湿关节炎证治规律,是临床研究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