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ID:2473265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_第1页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_第2页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_第3页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_第4页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摘要:针对秦安县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出了一套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    秦安县位于甘肃中南部,年降水量400~500mm,属干旱半干旱山区,常年种植旱地小麦3.20万hm2。近年来,我们针对旱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水分利用效率偏低、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等问题,研究探索旱地小麦综合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2007-2009年,全县旱地小麦连续3a获得丰产:其中2007年(欠

2、水年)平均产量.L.202.50kg/667m2,2008年(丰水年)平均产量257.50kg/667m2,2009年(平水年)平均产量240.50kg/667m2。旱地小麦呈现出稳产、高产、持续增产的发展态势。现将秦安县旱地小麦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深翻改土,蓄足底墒    秦安县常年平均降水量478.50mm,其中7-9月平均降水量334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利用旱地土层深厚、质地优良、贮水能力强的特点,每年夏收后坚持开展农田基建会战,对小面积夏闲地人工起高垫低,挖填造平;对大面积坡耕地,采取

3、统一规划,连片机械作业,兴修高标准水平梯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同时,采取伏前深翻(25cm以上)、伏内遇雨免耕旋耙过伏技术,充分接纳雨水,拦蓄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透水、蓄水的能力。据测定,采取此项措施0~20cm土层含水量比未深翻平整的麦田高3.60%,20~40cm土层含水量高2.80%,40~60cm土层高2.10%,减少田间径流60%~70%,每667m2平均多蓄水30~60m3,起到了春旱秋抗的作用。    2培肥地力,涵养水源    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沼气建设,80%的农户都建有沼气池。沼气的建

4、设不但为农户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还为麦田提供了充足的高效有机肥。据测算,全县仅沼气建设,年可为每667m2麦田提供沼肥313.30kg,相当于纯N1.47kg,P2O50.43kg,K2O1.43kg。通过增施沼肥及其它有机肥,全县麦田土壤有机质由2003年的11.40g/kg提高到2009年的12.60g/kg,速效氮由55mg/kg提高到67mg/kg,速效磷由17.40mg/kg提高到26.70mg/kg,速效钾由109.50mg/kg提高到135.40mg/kg,分别提高了10.50%、21.80%、53.4

5、0%和23.70%。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大大增强。    3量水选种,科学配置    根据降水量配置品种,使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增产潜力与地力基础、播前土壤底墒相对应,使其抗旱减灾性能得到充分展示,形成了丰水年大增产、平水年保稳产、欠水年不减产的品种弹性系统,起到了以种省水的作用。秦安县旱地小麦生产选配品种,始终坚持量水选种,科学配置,即依据当年7、8、9三个月降水量多寡确定品种类型:降水量大于350mm时,选用平凉43号等高产品种,在不足250mm时,则选用中梁969等稳产品种。  

6、  4培育壮苗,促根调水    4.1抓高产播期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至17℃时开始播种,15℃时结束,在5~7d内播完。  4.2增施磷肥  增施磷肥起到了以磷促根,以根调水的作用。据试验,每667m2施P2O58.50kg较施6kg小麦单株次生根平均多1.80条,单株分蘖多0.80个,单株根鲜重多0.50g,100cm以下根系分布数量多2.80条。  4.3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从秦安县旱地小麦生产经验来看,穗数是产量结构中的主导因素,实现与产量水平相匹配的成穗数,冬前必须有足够的基本苗和个体生长量,调节的关键是

7、控制好下种量。一般旱肥地,丰水年目标产量280kg左右,每667m2播种量8~10kg;旱薄地,欠水年目标产量200kg,每667m2播种量10~12kg。冬性品种取播量下限,弱冬性品种取上限,可保证基本苗16万~18万/667m2,越冬总茎数60万~80万/667m2。    5精耕细作,保墒节水    在旱地小麦生产中,坚持机械耕作管两头(机深翻、机条播、机收获),传统农艺措施管中间(冬春碾压、顶凌耙耱、中耕松土)的耕作管理模式,一方面,千方百计蓄住降水,保住地中墒;另一方面,尽可能合理用水,减少浪费,使有限的

8、水.L.分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如对播种后因土块架空、表层土壤水分含量低于15%,难以全苗的田块,多采用石磙碾压,提墒保墒,减少土壤中气态水的扩散,保苗出土;播后遇雨形成地面板结影响出苗的麦田,进行人工细搂,破除板结,助苗出土;对播种偏早,冬前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于11月左右进行镇压,控上促下。入春后,应进行顶凌耱地,这对保住土壤返浆水,抗御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