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就简,长文短教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

ID:2473345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_第1页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_第2页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_第3页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_第4页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繁就简,长文短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繁就简,长文短教在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公开课活动中,笔者正赶上教读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祝福》一课,语言质朴,构思巧妙,内容丰富,思想精深。如果按照传统教法,须得三四课时才能完成。而按这样的教法,一节课只能侧重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可能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甚至给人肢解课文之感,更不能向学生展示鲁迅《祝福》的精邃实质,于是我决定大胆尝试突破常规,化繁就简,长文短教。  一.做好课前预习  《祝福》虽长,但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线索清楚,层次清晰。阅读小说,应从小说的基本要素入手,来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进而探索小说的主题思想。因此在课前布置预习时,重点要求学生熟悉

2、课文内容,理清小说情节结构。为此,笔者设计了编写《祥林嫂年谱》这样的练习。通过这个练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很快能把握住小说的情节结构,熟悉课文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精心选定目标。  《祝福》作为鲁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其内涵丰富,值得品味鉴赏的方面很多。比如倒叙手法的运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形象的分析,主题思想的把握,细节描写的妙处等等。这样,要做到长文短教,就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忍痛割爱,对课文内容大胆取舍,精选一至二个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抓住最精要之处,教出新意。为此,笔者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概括祥林嫂

3、的人物形象;分析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社会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样设计,便于学生抓住重点语段深入研讨,实现教学目标。事实证明,合理,简洁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抓住重点,巧设提问。  有了良好的预习和准确的目标定位,就为成功教课打下了基础。为此,笔者为教读《祝福》拟定了三个步骤:(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结构;(2)研读肖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3)剖析悲剧原因,探索小说主题。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拿出自己编写的《祥林嫂年谱》,指名学生宣读,学生的概括毕竟不够全面准确,于是投影展示教师设定的《祥林嫂年谱》,有意缺省部分内容

4、,并要求学生用四字词语概括有关祥林嫂命运的重大事件来填充。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发表意见,通过师生的比较分析,将故事情节概括为:初到鲁镇、被卖改嫁、再到鲁镇,寂然死去。之后,让学生根据概括再来简述相关情节,加深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理清了情节结构,了解了人物命运。  接着,笔者引述鲁迅先生的一段话:“要极俭省的写出一个人,最好是画出其眼睛。”鲁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在《祝福》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刻画,主要通过肖像描写,尤其是抓住人物的“眼睛”描写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首先让学生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找出有关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然

5、后提出如下问题:三次肖像描写中,祥林嫂的眼睛有何变化?学生通过对相关语段的阅读研讨,很容易找到“眼睛”的变化。第一次到鲁镇,因为丈夫死了。婆婆要出卖她,她从家里逃出来。“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第二次到鲁镇,是在经历了被迫改嫁,丧夫失子的打击,而大伯又来收屋,走投无路只得再到鲁家。她脸色上没有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眼睛的变化,揭示出了她精神上遭受的巨大打击。第三次,作者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贫穷、衰老、呆滞、麻木、濒临绝境的形象。“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

6、个活物。”长期的精神折磨使她行将崩溃。  教者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祥林嫂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或者造成祥林嫂这种变化有哪些方面的原因?笔者稍加提示,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结果总结归纳,全班交流。经讨论,学生总结出如下看法:鲁镇人们的封建迷信观念,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遭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鲁镇人人心冷漠,没有同情,只有嘲笑与讥讽。在这个社会中,妇女没有丝毫权利,剥夺了其生存权,人们封建贞操观念很重,歧视再婚妇女,将她看成伤风败俗的化身,造成她长期精神的痛苦。根据以上讨论很自然地总结出了祥林嫂人物形象的特点,完成了第一个目标。  分析造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是

7、本课教学的“重中之重”。对这个较复杂的问题,按以往的教学经验,单纯教师讲,效果并不好。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却并不能真正理解。因此,只有紧扣课本内容,挖掘文本资源,巧设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笔者首先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哪些人与祥林嫂的死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由于问题浅显,学生回答积极踊跃。学生很快找出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人。之后又提出一个问题:‘‘祥林嫂对她自己的死有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讨论十分热烈。于是教师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面对婆婆的逼嫁,祥林嫂为何要

8、以死抗挣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