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

ID:24736603

大小:61.08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8-11-15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_第1页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_第2页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_第3页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_第4页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赖耶识--八识最后一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音译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 [1]  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

2、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2]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3] 由来和涵义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然心体中

3、却含藏着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 [3] 有佛经为证:“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卷2阿赖耶者即是执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3]  所以,阿赖耶识本身有能藏、

4、所藏、执藏这三种特性。 [1] “能藏”表示说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法种─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一切法种─所以阿赖耶识又称为一切种子识,这个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1] 他的“所藏”的道理指的就是说:阿赖耶识能够将他所含藏的五蕴十八界法种,按照业的内涵如实地变化出生;他变化出生了五蕴十八界,又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处运行;因为有阿赖耶识与他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所以才有命根的存在。如果阿赖耶识不在了,命根就不在了,这个就是他“所藏”的道理。 [1] “执藏”是什么道理?也就是说第七识——末那识

5、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我,而且恒内执阿赖耶识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同时又依止于这种遍计执性,造作一切系缚在三界染污的业种,这些业种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 [1] 《成唯识论》中说凡夫之第八识心体“从重立名,故名阿赖耶识”。 [3]  意思是这种“能藏、所藏、执藏”的特性,为了要显示出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遍计执阿赖耶识的过失,所以才把他称为阿赖耶识。 [1] 每一个有情都很执着阿赖耶识,都爱死了阿赖耶识,所以从其它角度又有“爱阿赖耶”、“欣阿赖耶、“乐阿赖耶”、“喜阿赖耶”之名称。 [4] 佛法的根本识编辑

6、阿赖耶识却是佛法的根本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和它的阿赖耶性,众生也无法成佛。如果七识心王(七转识)没有和阿赖耶识在一起──没有阿赖耶识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就不可能成就熏习的功德,就没有所熏的心体存在,一切善业、恶业、无记业的种子将会随熏随失,也就不可能有现在各人异于他人的七识心王的习性出现来运行;而且婴儿熏习言语、动作等无记业也不可能成功,将会永远保持刚出生时的愚痴无智,将会永远保持在婴儿状态而不能作任何事,因为没有一个持种受熏的阿赖耶识故,而七识心王都不能执持任何种子故,如是正理已经略述于拙着《真实如

7、来藏》中。 [5] 所以必定要有另一个阿赖耶识心体,与七转识同时同处地存在,而且继续不间断地配合七转识而现行运作,才能使熏习结果所产生的种子保存不灭。而且,正当七识心王现行的时候,他如果想要能够运作的话,还得要有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 [5] 虽然从重立名为阿赖耶识,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却是佛法中最要的根本识,不了别六尘,唯识中形容其“恒而不审”,又具备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等七种不可思议功德,是万法生起的根本。《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云:“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

8、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去除阿赖耶识内的杂染种子,成佛时转成大圆镜智,玄奘菩萨《八识规矩颂》中亦如是阐述阿赖耶识:“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即经典中佛说:“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华严经》卷6“如摩尼宝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