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

ID:24739266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_第1页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_第2页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_第3页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_第4页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回顾与思考

2、第1 山东济宁乃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自古迄今,名儒硕彦,代有传书。济宁市图书馆一直重视地方文献工作,把地方文献工作作为“构建图书馆特色馆藏、提升图书馆整体品质”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力度,形成了以地方史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为主要内容的馆藏地方文献特色。1工作回顾1.1征集工作:不拘一格,有声有色征集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基础。为做好地方文献的征集工作,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一是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下发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化局、市

3、新闻出版局、市史志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行文的《关于建立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征集地方文献的通知》,保证了地方文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二是成立济宁市地方文献征集领导小组,组建济宁市地方文献征集网络。纵向上,建立与各县市区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网络;横向上,建立与史志办、党史办、地名办、政协文史委、新闻出版局、文联、社科联、科协等单位的协作网络。通过与重点和单位建立通讯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地方文献工作座谈会等形式,建立了完备的地方文献资源社会保障体系。三是举办地方文献系列主题活动。我们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市社科联、市科协等单位共同举办

4、了首届济宁市地方文献暨济宁名家著述展,在为期两周的展览过程中,共展出各类地方文献作品3200余册(件),接受捐赠900余册(件),吸引了社会各界5000余人次参观展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2收藏工作:规范管理,形成特色收藏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在征集工作中,我们坚持宁滥勿缺的原则,兼收并蓄,搜罗毕备。在文献入藏中,我们则坚持规范管理、突出特色。首先,成立地方文献部,组建地方文献阅览室。把馆藏所有地方文献集中起来,“别为一部”,形成集加工、典藏、阅览、展示于一体的地方文献阅览室。其次,科学分类,规范管理。没有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就无法建

5、立起完善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和有效的开发利用服务体系。针对地方文献类型不一、载体多样、规格不同的特点,我们分门别类、科学分编、标准著录、规范管理,形成了我馆地方文献的三大特色:即地方史志资料、地方人士著述、影音像等实物资料三大特色。同时,我市各县市区馆也据此形成了自己的收藏特色,如兖州市图书馆独辟蹊径,率先在全省完成了省市县三级地方志的征集工作,在全省同行中独树一帜;曲阜市图书馆坐拥地利,所征集的孔子生平、孔府档案资料等地方文献也已经蔚为壮观;邹城市图书馆的孟子资料、微山县图书馆的微山湖文学资料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1.3信息服务:深度开发,大

6、有起色信息服务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的核心。近年来,我们在征集、收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加大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力度。一是联合各县市区图书馆编制了《济宁市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促进了全市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建共享;二是编制各种专题索引,深入挖掘文献信息内涵,将地方文献进行不同类型、不同方式、不同深度的整理、加工,活化为动态的情报信息源;三是建设济宁市图书馆地方文献机读目录数据库和济宁名家作品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地方文献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地方文献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宁名家作品数据库迄今已收入济宁名人四百余人,内容涵盖了肖像、简

7、介、作品摘要等信息,通过济宁信息港联网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四是举办了“通读古今地方文献,对话中外济宁名人”征文研讨活动,宣传揭示地方文献。本次活动,历时半年,政府主导、企业赞助、媒体介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开创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的新途径。五是积极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如为济宁市政协文史委提供运河文化研究资料、为济宁市教研室提供济宁军事史志资料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几点思考2.1图书馆是当地“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认识亟待强化毫无疑问,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未能引起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

8、的足够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地位,目前仍然没有得到事实上的社会公认。一些单位和部门编纂出版了不少地方文献,但他们对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置若罔闻,甚至当我们根据信息主动上门去征集时,他们还会产生一些不解,认为图书馆搜集地方文献是不当的政府行为,给我们的征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确立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地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地方文献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2.2地方文献分类、标引、著录的标准化亟待规范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

9、规则和标准出台,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有的馆集中在《中图法》地方志类目后再与主表类号进行组配,有的馆按《科图法》学科分类再加特殊标识符,有的馆自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