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

ID:24809259

大小:1.56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6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_第1页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_第2页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_第3页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_第4页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 像;能用光屏承接。: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用光屏承接不到。课前热身:1.实像2.虚像课前热身:3.焦距(f):到的距离;此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________厘米;4.物距(u):到的距离;此实验中:物体是:;物距(u)是到的距离;5.像距(v):到的距离;此实验中:像是呈现在上,到的距离是像距。焦点凸透镜光心10(5)物体凸透镜光心烛焰烛焰凸透镜光心像凸透镜光心光屏光屏凸透镜光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它们所成的像都一样吗?导 入 新 课综合:(1)照相机成的像比实物小

2、,投影仪成的像比物体大。(2)照相机和投影仪成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镜成的像是正立的。(3)照相机和投影仪成的像与物体分居在凸透镜两侧,放大镜成的像与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3.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4.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的倒立像?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1)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系。(2)凸透镜成的像的倒正可能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系。(3)凸透镜成的像的倒正可能跟像和物体是否在凸透镜的同侧有关系。同样是利用凸透镜成的像,像的大小、

3、倒正却如此不同,这跟什么有关系呢?设计实验:同学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光具座、光屏、蜡烛、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火柴)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选用与凸透镜成像实验相关的器材。2.让蜡焰经过凸透镜成缩小的、等大、放大的像。3.量出成像时的物距和像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像距: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确定一个最合理的方案: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上图中几个元件的名称:A是:,B是:,C是:,D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光具座光屏凸透镜烛焰1.(自己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凸透镜的

4、焦距。2.认识光具座,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放置在光具座上。(一直线;一高度;最清晰)3.烛焰经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记录物距、像距。4.烛焰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记录物距、像距。烛焰经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记录物距、像距。6.烛焰经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将上面的成像过程再做一遍。进行实验:实验流程: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情况像离凸透镜的距离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正立、放大的虚像v>u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不成像u=f分析论证:根据本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凸透镜成

5、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成像。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A.u=f处是像虚、实的分界点;u>f成实像;u2f成缩小的像;u<2f成放大的像。C.成实像都是倒立;成虚像都是正立。D.成实像时,当物体从较远向透镜靠时(物距变小),像到透镜的距离变大(像距变大,像也变大)。交流与合作:妙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口诀:1.一倍焦

6、距分虚实;2.二倍焦距分大小;3.像的大小像距定;4.像儿跟着物体跑。动脑动手学物理1.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像的情况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f<u<2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正立、放大的虚像v>u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不成像u=f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动脑动手学物理2.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发生这一现象可能原因。动脑动手学物理3.小明发现,酒厂把瓶装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

7、贴在酒瓶上。虽然字很小,但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并且字变大。小明经过认真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谢谢大家再见2008年09月24日本节为实验探究课。是本章的重点;亦是本册书的重点之一.我们试图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开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用实验验证假设,最后评价整个过程。将这种解决问题的学习扩展为对系统知识的“探究和掌握”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整理和重组知识的能力,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习惯于多角度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主动探究,让学生习惯于个人成果与群体经验的分享、比较,进而发展学

8、生正确处理信息并对之进行整理和改组的能力,发展多元化的理论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思想方法,本课的结构为:以物距跟焦距的关系为主线索,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