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ID:24817924

大小:229.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13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_第1页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_第2页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_第3页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_第4页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结:如何培养发散思维,使思维“软化”拓展思维的广度,从在更广阔的范围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大观察范围,为思维注意力的适时转移、分配做好准备;培养群体协作精神,集思广益,激励群体的集体智力,开发更多思路避免一味求同,真正体现发散思维的“求异”。一道电视智力竞赛题给下列数列填空:062460?21002612?30训练2:马尾巴的方向日本有句谚语,叫做“狗朝东,尾向西”。现在我们来说马。小吴骑着一匹马向东跑过一条大河,又朝西南方向越过一座小山,最后向北来到一个湖边停下让马吃草。请问,此时马尾巴是朝哪

2、个方向的??答案:朝着地下谚语迷惑,注意力固定在认识对象的一个方面,接下来的描述,加剧这种思维惯性,强化了注意力的单一选择性和倾注性。削弱了注意力的灵活分配,这就是思维“陷阱”训练3:月份的“秘密”请说出,哪两个相接的月份都是31天?答:7、8;12、1训练4:未湿的手表某人的手表掉进了已经倒入咖啡的杯子里,他赶紧从杯子里拾起手表,但手不湿,连手表也是干的,这是怎么回事?训练5:没有桥的河有两个人想过同一条河,但找来找去却没有发现桥,只在岸边找到一条一次只能乘载一人的小船。这两个人高兴地打了声招呼

3、,就都顺利地利用这条船渡过了河。问:他俩是怎样渡过这条河的。训练6:黑夜诵读一天晚上,老王正在读一本很有趣的书,他的孩子突然把电灯关了,尽管屋里一团漆黑,可老王仍在继续读书,这是怎么回事?训练7:不破碎的鸡蛋请你站在水泥地上,手拿一个鸡蛋。问:你能够使鸡蛋向下掉落1米而不破碎嘛?答:可以。将鸡蛋从1米以上高度掉落。训练8:她们是双胞胎吗两女孩一同来到一所学校报名,她俩长得一模一样,出生年月日与父母的名字也完全相同。然而,当教师问她们“你们是双胞胎吗?”的时侯,她们却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不是!”她俩到

4、底是什么关系?答:三胞胎或以上中的两个。训练9:巧拼桌面训练10:抛掷硬币有一枚硬币,一共向上抛掷了10次,10次均是国徽向上。问:现在要求再向上抛掷一次,这次国徽图案向上的可能性是多少?答:50%独立事件顺推与逆推顺推:以往的n个事例是这样,现在的第n+1个事例也可能是这样。逆推:。。。第n+1个事例可能不是这样。训练11:赛场上的马在一个圆形赛马场的同一起跑线上,有三匹马一同出发。已知1号马每分钟跑两圈,2号马每分钟跑三圈,3号马每分钟跑四圈。问:这三匹马起跑后经过多长时间,就又并排在起跑线上

5、?答:1分钟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与变化训练12:巧摆木棍有三根长度分别为2厘米、4厘米、10厘米的木棍。问:在不折断任何一根木棍的前提下,能否用这三根木棍构出一个三角形?答:可以。让长的多出来就是。发散出新的模态逻辑莱布尼茨提出可能世界的概念“世界是可能的事物的组合”,对应两种真理“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它们的反面是不可能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它们的反面是可能的。“三角形两边之和可能小于另一边”可能是一个事实真理。训练13:谁跑得快有A、B、C、D四人赛跑。他们共赛跑了四次。

6、结果是A快B三次,B快C三次,C快D三次。按说,D理应跑得最慢,但事实上,D又快A三次。问:这可能嘛?四次比赛的结果是怎样的?答(1)ABCD(2)BCDA(3)CDAB(4)DABC关系判断aRb关系判断的种类有两种:对称性、传递性对称性:细分三类(1)对称关系,如果aRb真,则bRa也真。例如:同学、同时、兄弟、相等。非对称关系,如果aRb真,则bRa真假不定。例如:认识、喜欢,等等反对称关系,如果aRb真,则bRa比假。例如:大于,小于。传递性传递关系:如果aRb真,并且bRc真,那么aRc

7、也真。如:等于、大于、小于等。非传递关系:虽然aRb真,且bRc真,但aRc真假不定。例如:认识、喜欢反传递关系:虽然aRb真,且bRc真,但aRc必假。例如:父子关系,只进行一次传递,“快于”就是一种传递关系如果进行二次传递,“快于”就是一种非传递关系了!这就是传递关系的特殊性!必须注意题干中的这一细节!细节往往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所在。将细节融入整个问题关系图的链条中,阻塞的思路就可能重新开通!训练14:杯子与钞票将一张崭新的100元钞票压在一个空杯子下。问:能不能在身体不接触杯子的情况下,取出这

8、张100元钞票?前提条件是不借用任何其他工具,也不许把杯子掀倒题干的要求,否定了借助于其他工具,但钞票这一取的对象能否变成工具?如果思维能够在否定一种方法后继续进行发散,将目的和手段统一在解决问题的新场景中,从而以不同的视点来认识事物!训练15:手表的动力电子手表的动力是电池中的电能。问:机械手表的动力是什么?训练16:他能走多远有一片森林。问:一个人最多能在森林中走进去多远?森林有多大?不知道转移到概念的思考,“走进”,“走出”是一对对应的概念,具有相对性。训练17:国王与建筑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