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

ID:24818758

大小:203.0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16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_第1页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_第2页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_第3页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_第4页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工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QICS:ID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200×井工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200×-×-×发布200×-×-×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9目录前言11目的和适用范围22术语和定义23基本规定24编制内容2附录A:安全专篇文件格式……………………………………………………………………28附录B:安全专篇文件目录……………………………………………………………………31附录C:附图目录………………………………………………………………………………3429前言本标准是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基

2、础上,根据新近颁布实施的《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要求,对《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煤安监监一字〔2002〕65号)修改完善后形成的新安全行业标准。该标准认真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矿井建设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经验,具体地规定了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编制范围和应达到的深度,是各煤矿设计单位编制安全专篇的主要依据。本标准的全部附录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

3、位:参与起草人:29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规范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提高煤矿安全防范意识,预防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制订本标准。1.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煤矿建设项目。2术语和定义2.1GB/T15663煤矿科技术语及《煤矿安全规程》中定义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2.2安全专篇是指在煤矿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设施和条件的设计,包括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3基本规定3.1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以下资料基础上编制:a)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b)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

4、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c)国土资源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d)安全预评价报告。3.2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必须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政策、法规、标准要求。3.3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及其安全专篇应由同一个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设计资质。4编制内容4.1概况4.1.1矿区开发情况。包括矿区总体规划,现有生产、在建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属于非新建项目的,要介绍其建设、安全生产情况。4.1.2项目设计

5、依据。包括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4.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的组成、主营业务、煤炭建设与生产业绩、近年安全生产状况。294.1.4设计概况4.1.5.1地理概况。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附:交通位置图。4.1.5.2主要自然灾害。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4.1.5.2工程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4.1.5.3井田开拓与开采

6、。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工期等。附:井筒特征表。附插图:开拓方式平、剖面图。4.1.5.4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4.1.5.5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地面铁路、公路及其它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4.1.5.6供电及通讯。供电电源、电压、电力负荷、送变电方式、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讯及铁路信号等。4.1.5.7地面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原煤进仓装车、洗选加工、矸石排放,以及供排水、污水处理、井口降温采暖等系统。4.

7、1.5.8地面设施。工业场地及周边用于生产生活的重要建筑物与构筑物。附: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图。4.1.5.9技术经济。劳动定员汇总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2矿井开拓与开采4.2.1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4.2.1.1地质构造及特征。地层、煤系地层及含煤性。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火成岩侵入情况及对煤层和煤层顶底板的影响;构造类型。附表:主要断层特征表4.2.1.229煤层及煤质。煤层赋存情况(包括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倾角、结构、节理、层理发育情况等)、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物理力学

8、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煤层露头(含隐露头)及风化带情况;煤质及煤种。附:可采煤层特征表。煤质特征表。附:煤层柱状图。4.2.2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煤层瓦斯赋存及规律,煤层瓦斯含量、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