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

ID:24822598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_第1页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_第2页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_第3页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_第4页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小组合作实效性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33-02  缘起:现如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是小学品德课堂上经常出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活力,这给品德教学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教学过程中,一些小组合作,目的不明确,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无效开展也给我们一线品德教师带来了许多困惑。  在执教浙教版五上《难忘的校园生活》第一课时中,我设计了一个版块:分享收获“在你已度过的小学四年生活中有像入队誓言中那样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吗?如果有,你一定有不

2、少收获。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请先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1.展示自己的收获(课前准备的奖状等)四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收获了那么多的知识、本领,此刻你最想对谁说些什么话?)  原本的设计意图是希望学生们通过四人小组活动,人人参与讨论,打开记忆的闸门,把自己在四年中的学习所得和同学分享,在全班交流更有话说,从而达成“分享收获,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这一教学目标。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接下来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中交流”8课堂的紧张节奏缓和下来,学生开始自由地讨论,我也可以松口气走下讲台,去巡视一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在小组交流

3、时,我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没有一个学生带来奖状,因此交流变得无所事事,因为是公开课,他们的表现非常尴尬,再细看其他小组,部分学生把自己的奖状一张张展示给小组的成员看,但每一组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游离在小组合作之外。而在全班交流时,选取了其中几个孩子的介绍,其中有一个孩子很难过地说:我什么也没有……在尴尬的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刚才设计的小组合作是否存在着问题。  这样的小组合作有多少学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能否达成教学目标?不难想象,在课堂中的有许多小组合作是低效的,有些只是走过场的形式,有些甚至仅是改变课堂节奏的“调节

4、剂”。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呢?我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271课堂法则”提出一个班级中20%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学习主动积极,表现活跃,70%的学生中等,10%的学生为学困生,这也就解释了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中,有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其中,而总有个别学生是游离在合作之外的。  要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小组的组建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

5、质”8原则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2-6人)。每个小组推选出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调控员,各个职责可以定期轮换。或将小组内成员进行分层,安排编号如(优等生为1号,中等生为2号,学困生为3号)在小组活动时,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分别指令几号学生完成相应任务,这样既可以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参与小组合作,又照顾学生的学情(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而且各自发展的水平也存在着先后性)。教师在进行课前调查时正视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安排学生完成各自最近发展区域的学习任务,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信心培养、有

6、助于小组内互助合作的落实,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引导合作小组学习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任务的布置应避免笼统,具体可操作性的课前布置,是课堂上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  目前的品德课大多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课前资料的搜集,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呈现,从中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以及提取有效资料的能力。可在课堂上,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  案例:浙教版五上《西部大开发》  这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知道西部地区所包括的12个省、市、自治区,知道西部风景优美,蕴藏着宝贵的自然资源。在课前我布置:请同学们回家收集西部大

7、开发有关省份的著名景点、蕴藏的自然资源等。我想现在孩子们的家庭条件都不错,几乎家家都有电脑,回去找几张风景图片,搜索一下西部的宝贵资源应该不是难事,但是上课时,多数学生“囊中羞涩”,拿不出资料,个别认真的孩子掏出打印出来的一大摞资料,小组合作交流时,课堂汇报时,只有一两个学生结结巴巴地埋头“读”,同学不知其意,老师为他干着急,课堂气氛沉闷,孩子索然无味。8  这样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小组合作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要改变这样的小组合作,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把功夫花在课前。  案例:浙教版五上《红绿灯》  在这节课上,我在课前布置上就非常明确地布

8、置了每个学生制作自己最清楚的交通标志,并通过查资料,问父母等方式了解交通标志,这是课中的四人小组合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在课中当老师出示了斑马线的这一交通标志的讲解后,老师就开始了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