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

ID:2487159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_第1页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_第2页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_第3页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_第4页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做智慧型的音乐教师——新课改背景下音乐课唱歌教学的教育艺术湖北省安陆市实验小学何丽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1671-0568(2014)24-0128-02笔者在从事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困生上课经常调皮捣乱,不是不带教学器材,就是唱歌时不跟着节奏来,常常令教师头痛不已。对此现象,笔者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最后得出结论:要真正上好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教师就要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和学习更好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尝试做一名智慧型的音乐教师,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音乐课唱歌活动组织教学的探讨各个学校在安排音乐课时,都有

2、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般排课都在上午最后一节或是下午。对学生来说,这一个时段,旺盛的精力有所消退,他们普遍感到疲倦、困乏,思想不够集中,正处于唱歌的低效阶段。这时上音乐课,如果不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课堂效率将会大打折扣,歌唱的效果也会不尽人意,因此,精心地设计组织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笔者认为,要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在上课前,教师可弹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律动进教室,也可以与学生一起作动作,以节奏练习的方式进入教室;还可示意全班学生唱歌来创设课堂歌唱氛围,等等。上课开始,师生可以用音乐的方式相互问好,可通过音乐语言

3、建立起音乐常规,如起立:用主和弦的上行音阶;坐下:用主和弦的下行音阶;安静:用一段旋律平和的音乐;律动:用一段节奏鲜明的音乐等,使学生养成聆听音乐后迅速做出反应的良好习惯。二、从巧妙发声,谈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在唱歌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此,以训练学生巧妙地发声为例:在小学高年级的歌唱课中,学生的发音尤其重要,所以教师们大多会在新歌教唱之前做些发声练习。传统的发声曲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因此往往达不到训练目的,而给发声曲填上合适的词或将发声训练与学习歌曲结合起来,效果就会好很多。例如,发声曲1234

4、5-

5、555

6、555

7、5432

8、1-‖教师

9、配上趣味化的词,如“小鸡怎么

10、叫—

11、叽叽叽

12、叽叽叽

13、叽叽叽叽

14、叽—‖”还可不断变换动物的名称和叫声,再加上模仿动作,学生就会很感兴趣,而且还可启发他们自己进行创作。又如,《童年多快乐》这首歌曲,其中后八小节的二声部合唱是歌曲中的难点,但如果把它作为发声曲来练习,效果就很明显,既练了声音,又解决了难点,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此看来,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保护他们的音乐好奇心。作为音乐教师,应了解儿童与成人对音乐兴趣的差异,让学生对音乐美感进行自然、无拘无束地参与和体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兴趣品质。其次,要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儿童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因

15、此,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对其所聆听的音乐发表看法,尽可能地让学生自由发挥。从现代教育理念看来,倡导苦学并不能有效解决学习问题,而对于以美育为特征、具有审美愉悦性的音乐学科来说,枯燥、机械的苦学方式更是不可取的,要营造高效的音乐课堂,就要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快乐。三、关注学生唱歌的心理特点调查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歌曲的态度处在“写实阶段”,他们喜不喜欢作品的刻板标准是像和不像。例如,他们喜欢的歌曲多是以拟人化手法所写的动物、植物,或者是贴近自己生活的人和事,像《动物说话》、《老鸟、小鸟》、《鸭子拌嘴》、《

16、小雨沙沙》、《蒲公英》等歌曲,这些歌唱作品因其形象鲜明而使他们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在唱歌活动中,他们往往对唱歌、律动、音乐游戏等内容感兴趣,并以教师或某一模仿对象作为评价优劣的标准。低年级学生在校内的音乐学习中,一般以教材和教师的选择为喜欢标准。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基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歌唱作品,他们对课堂中教唱的歌曲逐渐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对歌曲的喜好方面,更喜欢给人以力量的队列歌曲、进行曲,给人以美感的抒情歌曲、器乐小品。同时,在唱歌的表演风格上也开始有了需求,如优美、舒展、活泼、开朗、奔放、豪爽,通俗易懂,能够共鸣等。这一阶段,他们对歌曲的态度处于一

17、种动态变化时期,由喜欢到不喜欢,由满足到不满足,对于合乎他们品位的作品,他们就喜形于色,积极配合,课前、课后要求教师教唱或者组织聆听;对于不感兴趣的作品,则往往消极对待。四、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人人参与唱歌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赏识,赏识是对一个人最好的奖赏、最大的鼓励,学生不同的特点决定赏识点的不同,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的细微变化,给予不同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与别人的差距。赏识每一名学生,不仅是一个理论和观念问题,还鲜明而具体地反映与体现在唱歌教学之中。任何层次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有着被别人尊重

18、的渴望,因此,教师的注意力应投向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