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

ID:24890021

大小:6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_第1页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_第2页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97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7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100)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n=9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面色无华、少气乏力、纳差腹胀、小便灼热不利、舌苔黄腻等症状的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健脾清化方;脾虚湿热;慢性肾衰【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

2、8517(2016)20-0128-02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anlfailure,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由于该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困难及其不可逆性,最后极易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有资料研究发现[2],在临床上慢性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多与脾虚湿热有着密切关系。笔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脾清化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以发挥健脾益气、清化湿热的作用,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肾功能明显好转,现将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9

3、7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美国《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原发病均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疾病处于早、中期,血清肌酐(SCr)115〜442umol/L,肾小球滤过率(GRR)15〜60mL/min;24h尿蛋白定量(Upr)>02go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中脾虚湿热型的诊断标准[3]。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08±1069)岁;病程3〜11年,平均病程(56±17)年。观察组97例,其中男54例

4、,女43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05±1027)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9±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且入选患者均排除继发性肾脏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经过血液透析、肾移植的患者,或是合并有心、脑、肝脏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疾病的患者。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治疗原发病,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高钾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肾性贫血及肾性骨病,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及必需氨基酸,适当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清化方,处方组成:党参15g

5、,生黄芪15g,草果仁6g,苍术10g,黄连片6g,酒大黄9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13观察指标①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各项主症、次症及舌象、脉象等,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变化;②生化指标: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的Scr、24h尿蛋白定量变化。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观察组97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衰患者,经治疗后的Scr、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6、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