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ID:2489265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_第1页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_第2页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_第3页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摘要: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兴趣是内驱力;联系生活更具趣味性;情感交流产生共鸣。  关键词:让语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00-01  读了邵竹君先生的《语文的悲哀》后,顿感万分悲哀,没想到自己十几年语文教学竟在进行“八股教育”,做了十几年的悲哀角色尚不自知,岂不哀哉痛哉!冷静下来后想了想,觉得人家说的也不是全没道理,但总觉得骨鲠在喉,还是说说的好。  语文不悲哀,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所选文章从内容上,有叙说历史事件的,有抒写人间真情的;从体裁上讲,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从表

2、达方式上有记叙、抒情、议论、说明、描写;从语言形式看,有古文、现代文;从背景看,古今中外各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从文章的作者来看,除了革命家,便是文学家、诗人或科学家、学者。可以说,篇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精品,都是感情上、语言文字上、逻辑结构上的典范,如果把这些文章结成一部文选出版的话,我想比社会上泛滥的那些“集”、“选”要强百倍。学这样的文章,能悲哀吗?做为语文教师有必要让语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爱语文,让语文成为他们的乐园。  一、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4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

3、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会成为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强烈欲望,在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困难,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兴趣、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小学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

4、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小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4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

5、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枯燥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语文是一门极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小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

6、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小树苗与大树对话》一文时,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漫画,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学生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领会到幽默浪漫的情趣。通过赏析漫画,培养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

7、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使课堂更有趣味性。  三、加强情感沟通,与语文作品共鸣4  学习过程本来就是一个沟通思想、情感的过程,读林海音的《窃读记》、梁晓声的《慈母情深》、谢冰莹《小桥流水人家》、张籍的《秋思》、沈从的《狼牙山五壮士》等等,让学生感受做人应大公无私,有骨气,有爱国之心。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可都是我们过去倡导、现在倡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