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的繁殖技术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

ID:24917670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_第1页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_第2页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_第3页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花菜的繁殖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花菜的繁殖技术黄花菜别名金针菜、萱草、紫萱、忘忧草。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黄花多年生草本,高30〜65厘米。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叶基生,狭长带状,下端重叠,向上渐平展,长约40〜60厘米,宽2〜4厘米,全缘,中脉于叶下面凸出。花茎自叶腋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数朵,大,橙黄色,漏斗形,花被6裂。蒴果,革质,椭圆形。种子黑色光亮。花期夏季。生于山坡、草地或栽培。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

2、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黄花菜常与黑木耳等斋菜配搭同烹,也可与蛋、鸡、肉等做汤吃或炒食,营养丰富。【黄花菜的繁殖技术】一、分株繁殖法选择生长健壮的多年老黄花,从母株丛挖出一部分或全部根茎,抖去泥土,剪去根茎下部的老根,病根,并一株一株地分开,把根状茎的四周黄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侧芽,每个根状茎保留2〜3层新根栽植于大田。特点是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

3、以春秋两季为好,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二、分芽繁殖法黄花的根是肉状茎,每个肉状茎上着生许多小突起叫隐芽簇,每个隐芽簇含有六个隐芽,交替排在肉状茎的两侧,隐芽一般不萌芽,只有在主侧芽受到损伤时,萌发长出一个新的小生命。分芽繁殖根据黄花的这一特性,把根状茎按照隐芽簇的分布,有意用刀切开,通过培养,一个月隐芽萌发长出一个新的植株。这种方法技术性强,繁殖系数高,因此要选择生活力强、发育快、成活率高,年限短的根状茎进行分芽。一般一个单株可分4-10株,每亩老黄花通过分芽繁殖,可新栽黄花4〜6.70公顷。1、分芽技术。

4、分芽繁殖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最好在春秋两季,把挖起的黄花株丛抖净泥土,扒去枯叶和衣毛,露出主侧芽,按照隐芽簇着生的位置分切种块。⑴横切法。用刀从主芽下边的年痕处把根状茎横切断,然后从上往下,依次从年痕处或每隔1〜2厘米处横切一刀,将根状茎分成若干段,每段保证1〜3个芽簇。⑵斜切法。先用刀从主芽与侧芽连接处以45°角把主芽斛切下去,然后再朝相反方向以45°角把侧芽斜切下去,以此类推。以上两种方法不论采取哪一种,每段带3〜7厘米的肉质根1〜3条,为萌动,发芽提供营养。2、栽培方法。⑴把种块直接栽大田。整地作畦,施农家肥50

5、00千克,硝酸磷肥40千克,畦宽2米,每畦栽2行,大行距1.20米,小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开穴。每穴放切好的种块3〜4块,芽向上,根向下放展,覆土3厘米,栽后用小水浇足,水渗后覆膜。1月后注意放苗,要加强苗期管理,迗到早发苗,发壮苗。⑵先育苗再移植,把切好的种块栽在苗床上,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苗4.50万株,苗龄2个月可移栽大田。这种方法发芽快,苗壮,成活率高。三、种子繁育法1、选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栽植5〜8年的黄花,初花期每个花薹上留5〜6个粗壮花蕾不采摘,让其结果,留作种子。其余花蕾继续

6、采摘,作为商品出售。采种用的黄花初花期每隔7〜10天喷1次氨基酸2000倍液,喷2〜3次,待朔果成熟,顶端稍裂口时,摘下脱粒。种子要放在通风干燥处,妥善保管。2、育苗。选择阳畦或温室等场地,用肥沃的菜园土做苗床,并进行土壤消毒。种子用25°C的温水浸种48小时。播种时每畦(1.50〜7米)施腐熟过筛的有机肥200千克,把畦平整后浇足底水,待水渗后,按行距15厘米,株距3厘米开沟点种,播后覆土2厘米。采用阳畦育苗,可在上面插小拱秆盖膜,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5°C,晚上不低于12〜15°C,1周可出苗,出苗后逐渐降低棚温,

7、适应外界气候,防止幼苗徙长。在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防病治虫,要多中耕并喷一些叶面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为来年的移栽培育大苗、壮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