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

ID:24921700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137例临床疗效观察王晓蓓四川省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观察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联合治疗组(47例)、中药组(48例)、氯沙坦组(42例),比较蛋白尿、肾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相伴的血尿酸、血压、血脂的变化。结果:在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中中药组治疗蛋白尿的疗效显著优于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改善肾功能方面联合治疗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各组的血尿酸、血压、血脂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的差

2、异。结论:中医药治疗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不依赖于血尿酸、血压、血脂的改善,与ARB协同保护肾功能。【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中医药;临床【中图分类号】R54;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378-01高尿酸血症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疾病,也可伴有肾脏疾病。临床上慢性肾脏病3期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少见。近年来,对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进展相关性的研究不断深入,氯沙坦作为第一代ARB兼A降血压、降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木研究拟通过对照研

3、究观察中医药治疗对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改善代谢方面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137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77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48.3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乙型肝炎等全身性疾病合并的继发性肾病。1.2临床资料:临床观察指标包括:年龄、体重、病程、血压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24小吋尿蛋白定量、血尿酸(UA)、血肌酐(Sc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高尿酸血症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性

4、>420μmol/L,女性>360μmol/L。1.3研究方法:将137例合并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中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24周,比较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药治疗在辨证分析的基础上选用,补益气血方:黄芪、太子参、当归、女贞子;活血祛瘀方:丹参、桃仁、积雪草、制大黄;祛风除湿方:雷公藤、汉防己、鬼箭羽;清化湿热方:虎杖、川连、土茯苓、六月雪,药物制成免煎颗粒。氯沙坦组用科素亚50mgqdpo.o联合治疗组为中药和氯沙坦联合应用。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5、±S)表示,实验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LSD检验。所有统计学处理均由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P<0.05为磁计学意义。2结果2.1各组临床资料基线值的比较三组比较,除了氯沙坦组甘油三酯较高外,平均年龄、平均体重、平均病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血尿酸水平、血清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见表1。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0.01;联合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

6、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0.01。3讨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蛋白尿均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伴随着脂质代谢紊乱。RAS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是产生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蛋白尿的重要机制之一。[1】-[2】氯沙坦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的I型(ATI)受体拮抗剂,它能有效作用于RAS系统,降低系统血压及肾小球内压,从而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功能损害进展。氯沙坦在体内奋两种代谢产物:EXP3179和EXP3174。氯沙坦母体不仅冇阻断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作用,而iL

7、可以促进尿酸排泄。[3]-[6]本研宄以氯沙tt为对照,各组基线水平在年龄、体重、病程、血压、蛋白尿、血肌酐、血尿酸、血脂(除外甘油三酯)各项均未显示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经中药治疗、氯沙坦治疗及联合治疗后,各组血尿酸、血压、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各组血肌酐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药联合氯沙坦治疗组显示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在改善蛋白尿方面,中药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提示,中药保护肾功能、降低蛋白尿的作用可能不仅仅依赖于降低血尿酸、血压、血脂,而有额外的益处;中药与ARB联合治疗有协同保护肾脏的作用。参考文献:

8、[1]JohnsonRJ,KangDH,FeiD,etal.Isthereapathogeneticrolefornuicacidinhypert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