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

ID:24943803

大小:69.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_第1页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_第2页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_第3页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_第4页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杨维霞高术群杨维霞高术群(天全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500)【摘要】目的预防或减少机械通气时并发肺部感染,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根据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对66例机械通气患者釆取了以下预防护理措施:①早期防治感染。②加强人工气道护理。③加强翻身,叩背,经常变换体位。④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护理。⑤注意观察,及时解除诱发因素。⑥心理支持。结果66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28例(42.25%),死亡3例(8.57%),无因护理措施不当而导致或加重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而患者死亡。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

2、少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关键词】呼吸人工肺部感染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281-02肺部感染是危重病人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在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中排首位[1]。当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时可以导致或加重患者的病情延长机械通气的时间,直接影响通气疗效及疾病的预后,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护理工作尤显重要,木人对收治的66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2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为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机械通

3、气患者66例,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18〜80岁。其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20例,气管切开46例。1.2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木组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2],宿主因素10例,某些因素6例,促发吸入或返流的情况1例,长时间应用机械通气5例,损害呼吸系统正常防御和廓清功能的因素4例,其他2例。2预防措施及护理2.1早期防治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因建立了人工气道,上呼吸道粘膜屏障消失,加上病人全身抵抗力下降,感染更易发生。因此,有预见性的旱期防治感染尤为重要。护理措施:①房间室温保持在18—22°C,湿度50%—70%,注意定吋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1一2

4、次/日,地面用0.1%有效檫地1一2次/日,减少探视。②呼吸机管道在使用前应严格消毒,一般管道2-7天更换一次,可曲折管需每日更换,呼吸机管中冷凝气必须及吋倒掉,防止冷凝水引向湿化器和气道中。③吸痰器的管道和吸引瓶应及吋清洁消毒,吸引物砬及时倒掉。④早期足量运用抗生素。⑤插管前,应安胃肠减压,引出胃液,以免插管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2.2人工气道的护理加强人工气道的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超过抗生素的作用。只要我们气道护理工作做得好,病人排痰能力强,肺部感染均能得到较好的控制,若气道护理不当,即使应用大剂量、高效率的广谱抗生素,肺部感染也无法避免

5、。护理措施: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每个病人准备一套吸痰器,24小时更换消毒一次,吸痰管一根只用一次,口腔吸引和气管内吸引要分开吸痰管及吸痰器。气管插管病人应先呼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放松气卡后,再吸引深部的痰液,以免U咽分泌物在放气卡吋下行加重和诱发下呼吸道感染。②保持呼吸道畅通。加强人工气道湿化,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呼吸机上配备的加温和湿化装置,保持吸入温度在35°C,湿化液应保持无菌,24小吋更换一次;另一种是人工方法,定吋或间断向人工气道内滴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因湿化可使支气管粘膜绒毛运动活跃,稀释分泌物,将吸进

6、气管深部的尘粒、病后微生物推向大气管咳出或吸出。③U腔护理。用生理盐水、3%双氧水或0.02%呋喃西林U腔护理3-4次/日,同时注意观察奋无口腔霉菌感染、粘膜溃疡等,给予相应的处理。④套管的护理和消毒。气管切开患者内导管应每4一6小时清洁消毒一次,保持通畅,外导管保持清洁。长期砬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应定期更换气管套管。⑤气囊护理:气囊气不足,可导致U咽部分泌物流入气道,故临床上常以注入气刚好封闭气管,听不到漏气声后,再注入0.5L宜,一般7—10L,患者进食吋气囊不能放气。⑥气管切开伤U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开U处纱布要及吋更换,2—3次/H,伤口

7、分泌物发生感染吋,可局部运用抗生素溶液滴伤口处或纱布敷上抗生素。2.3翻身、叩背翻身、叩背,经常变换体位,防止分泌物聚积,改变其流动方向和促进引流。叩背的方法:将手掌微屈,再吸气和呼气时叩击胸壁,重点叩拍引流的部位,最好是支气管的大致走向,由下向上叩拍,吋间为1一5分钟。2.4加强营养,注意饮食护理机械通气的病人处予高分解代谢状态,对营养的需求很高。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多数在第6时后体内蛋白显著下降低。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人,大多伴有免疫功能不全,吞噬作用障碍,炎症反应降低,这必然导致患者全身抵抗力下降,进一步恶化受损的肺功能,延长机械通气吋间

8、。首选胃肠道作为营养支持的途径,同吋,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本组病例除每天补充水电解质外,并给予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浆,白蛋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